在雾霾频发的今天,缓解空气污染,崇尚环保出行成为每个社会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
销量上涨 新能源汽车潜力巨大
2015年,我国汽车业整体产销增速急剧下滑,但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却实现了高速增长。据工信部统计,今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万辆,同比增长8倍,销售逾2万辆,销量增长3.1倍,呈现供需两旺、产销齐增的势头。工信部副部长预计,新能源汽车今年产量约为20万辆。2015年中国就将超越,成为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2万—25万辆。
今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中国制造2025》,对2020年以及2025年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
今年10月,91%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均为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政策影响可见一斑。
业内预计,在政策密集出台、国家大力支持的驱动下,这类汽车产销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五年内将有10倍的增长空间。而这也意味着,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拥有巨大的潜力。
2016价值挖掘 车企打造新能源战略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解决能源短板同时扭转环境日益恶化趋势的新兴产业,承载着我国汽车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任。业内普遍预计,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新能源汽车将在2016年出现更大规模的增长,和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呈现完全不同的走势,中国车市也将由此进入彻底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实际上,车市的变化已经在悄然进行。
11月18日,吉利汽车宣布于2020年实现新能源车占销量比重90%以上。根据此前吉利制定的2019年120万辆的销量目标,90%的比重意味着到2020年吉利的新能源车销量将过百万辆,占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七成。
对新能源汽车充满野心的不止吉利一家。上汽集团于11月初宣布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将冲击2020年的20万辆目标;奇瑞和广汽乘用车分别规划了20万辆和10万辆产销目标;与此同时,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更将2020年北汽新能源车的发展目标从此前的20万辆提升至40万辆。在尚未统计长城、江淮以及长安等品牌的情况下,上述几家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总和均远超百万目标。
新能源汽车推广需建长效机制
对于车企业们的雄心壮志,现实的情况显然更为“骨感”一些,我国新能源推广之路并非一路顺畅。然终端销量成翻番趋势增长,但新能源销量基数依然很低;虽然新能源汽车早已进入“摇号时代”,但高弃号率同样不能忽视;虽然充电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广州车展新能源展馆参观者寥寥的窘境依然存在……
“新能源汽车从目前的推广到未来的真正普及,仍需攻克包括充电设施的配套应用、掌握核心“三电”技术等多重难题。”众多专家如是说道。
新能源推广的困难正逐渐被解决。就在几天前,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对电动汽车充电的安全性和兼容性问题作出改进。业内预计,此次充电国标的公布,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产业带来了重大机遇。
此外,多位专家建议,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不断优化用户的出行体验;另一方面,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要具有持续性,并且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进行完善改进。
文章综合:京华时报、经济参考报、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