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固废处理发展前瞻性探索
一方面,随着环保政策频繁加码,固废产业逐渐走热,预计“十三五”投资建设市场空间将达2000亿元。另一方面,固废产业不环保,环境产业不生态,火热表象的背后却是行业利空神经的日益绷紧。
固废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势在必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绿色发展的理念也正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逐步深入人心,绿色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环保产业的支撑。在我国的环境治理过程中,固体废弃物的妥善处理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相应地,固废产业也是我国环保产业总体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固废产业无法按照原来的既定模式行走,即使硬走也会头破血流。”E20研究院院长傅涛在2015(第九届)固废战略论坛上直言,“产业错配严重,变化不可避免。”在傅涛看来,固废企业要找到各自核心的价值,实现两种转型:一种是产业转型,比如焚烧向资源化转型;一种产业升级,从低附加值、低利润值向高的产业链进行转移。
就工业固废而言,就面临产业不成熟的瓶颈。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文龙指出,在工业固废处理方面,2014年,全国共产生了32万吨以上的废物,其中62%废弃物得到了综合利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琪表示,“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目前还没有形成产业,在产业界也并没有受到很大关注。但这个问题很严峻,需要通过政策、市场的力量来解决。”
固废产业资金困惑瓶颈需要尽快打破
而针对固废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困惑,广发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节能环保新材料投资部投资总监杨立忠表示,在固废领域,无论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在转型过程中一定要非常重视现金流。而非上市公司或者没有低廉融资成本的公司,在生态转型时,要高度重视企业的规范性发展,要做深做精,并且侧重深入有技术壁垒的产业部分,这样会获得相对高的毛利率。其次,要看到企业融资的多阶段、多层次的特点。
杨立忠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他认为,对于中小型的轻资产公司如果容量够大,而且结合资本后能够上一个更好的台阶,可以考虑新三板上市或通过IPO上市。当然,这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企业规范很关键。其次,目前在整个固废行业的竞争格局还不是很突出,可以通过被上市公司收购进行间接的证券化。再有,如果企业的现金流等条件很好,并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及独特的区域性特征,那么企业可以保持现有的成长态势,先独立发展,待时机成熟后再对接资本,做大做强。
未来固废产业的突破方向和发展前景展望
结合目前我国固废领域的发展现状,徐文龙预计,未来行业或在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突破:一是资源回收。三是低碳发展。四是新建设施。除了上述五点以外,徐文龙还认为,收运范围、焚烧比例、填埋库容、收运市场、智慧环卫等也将成为未来我国固废领域发展的突破方向。尽管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产能发展的变化,工业废弃物的增速可能会降低。
2010年以来,固废行业政策不断推出,虽然政策力度不如大气和水板块,但政策导向性和市场需求仍旧支撑固废行业的整体业绩表现。纵观整个环保产业市场,我国固废处理行业投资比例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国内固废处理投资占环保行业整体投入比重不足15%,而在发达国家,固废处理是环保领域投资和产值占比均超过50%的大子行业。整体来看,固废处臵的存量和增量市场需求仍旧很大,市场有望维持高景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