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背井离乡在外漂泊的游子,老崔本打算日落后望月抒怀,不料杭城阴雨连绵,只好作罢,那么咱就应景说一说这节日和环保。
众所周知,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迅猛发展,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已经多方面深层次地进入了新常态,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使得绿色低碳环保同样进入新常态模式。而在传统节日等文化领域的变革,因其内在的相对保守性,还没有出现实质性地蜕变。
截至目前,仍旧不少民众本能地认为,燃放烟花爆竹、大鱼大肉以及包装精美的礼品等都是节日氛围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由此掀起的关于传统节日的话题,同样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舆论。
“现在把环保说的太重要了,是不是有点夸张啊。传统节日代表着我们的积淀,是不可以被妥协的。”
“传统的东西并非一定是好的东西,所以千万不要愚昧地盲从。就像泼水节吧,这么浪费水的活动还是克制点比较好。有些地方连水都没得喝呢。”
以上两种说法代表着两个群体截然不同的声音。至于孰对孰错,我们暂且不予置评,毕竟各有各的说法与道理。老崔只是想问一句:传统的就一定是好的,并且不能改变吗,哪怕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改良与修正?
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老崔的立场是支持传统节日的绿色环保化。以大气环境为例,千百年前没有大规模的工业污染,烟花爆竹燃放带来的空气污染小于大气自净能力;而纵观今日,大气环境日趋恶劣的当下对烟花爆竹不加以管控,治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雾霾更加频繁,“心肺”之患延续。
有句歌词唱到:有多少通讯设备安装了无数的功能,但总是和亲近的人无法沟通。其实,传统佳节所承载的核心价值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对象,而非浮于表面的形式。如若核心价值被忽略,再繁华热闹的庆祝也会沦为安装了无数功能却无法沟通的通讯工具。因此,在生态环保不断强化的当前,传统佳节固守价值而摒弃已然脱节的庆祝形式,有其必然的合理性。
正逢元宵,老崔本不该说这些扰了朋友们过节的浓浓兴致,不过还是斗胆在此呼吁:转变观念,摒弃不合时宜的旧俗,多些绿色环保的颜色,这样的传统节日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后,祝愿广大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们,元宵节快乐!汤圆虽好,不可贪吃哦。
以上就是今天的环保视野,感谢您的阅读。东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资讯我们明天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