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点几下鼠标,心仪的商品一两天就送到了自己手上,网购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而当中国快递进入200亿件时代,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快递包装物料的极大消耗,以及数以百亿计算的快递包装垃圾。
正所谓“兴一利生一弊”,网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快递垃圾,既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就资源浪费而言,据估算,2015年快递行业消耗编织袋29.6亿条、塑料袋82.6亿个、包装箱99亿个;就环境污染而言,目前快递包装所使用的塑料材料大多不可降解,诸如快递胶带和填充泡沫等,往往连收废品的人都不要,只能直接扔掉,如果把去年全国快递行业消耗的胶带连接起来,长度可以绕地球赤道286圈。
问题几乎可用“触目惊心”来形容,而且不难预见,随着快递行业蓬勃发展,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由于缺乏专门的回收管理途径,快递袋、胶带纸,填充泡沫等塑料制品都会被丢弃变成垃圾,快递纸箱也如此下场。大量材料一次性使用不但造成资源浪费,对水土环境的污染亦不容小觑。
快递数层包装,包装总量上百亿“每到节假日,手签得都酸了。”王师傅是一家单位的门卫值班人员,每天除了管理单位进出人员和车辆,现在自己的工作还增加了一项:签收快递。一个单位里三四十个人,每天来十几个包裹都算少的。王师傅指出这些快递件包装得也尤为严实,有一次自己看到一个员工买了瓶化妆水,先是要撕开层层胶带,打开快递箱之后再取出里面的塑料袋,再解开用胶带包裹的气泡垫,后才拿出了一小瓶化妆水。
李先生经营的某快递点平时网点派件量每天在两三千件,遇上双十一等促销节日,升到一天七八千件也有可能,网点的十多名快递员每天每人都要派送两三百件快递件。
快递件多了,随之而来的包装商品的快递包裹、塑料袋、胶带等也要增多。李先生透露,自己的网点采用的是“三层特硬”快递盒子,小号的也要2毛钱一个,如果是包更大更贵重的商品,售价是每个4毛钱,平均店里每天要用的包装纸箱是五六百个,塑料袋则要用掉上千个。
“现在卖废品太不值钱了,我家经常买东西,一个月攒的纸箱纸袋子放满了整个阳台,找个废品回收的人来算算也就值个十块钱,太不值当了。”李先生说,原本他收到快递后都会将包装纸箱等放在阳台整理堆放起来,不过随着废品价格的不断下降,这种习惯也被改了过来,“占地方还不值钱,太不划算了。”
按尺寸和材质不同,快递纸箱价格从0.1元到十几元不等,而这些纸箱大多以每公斤0.5元至0.8元的价格卖给废品收购站。不过,现在很多快递包装物在废品回收人员眼里已不全是“宝贝”,“塑料一类的垃圾不收。如果纸箱上缠太多胶带也不收,没法再利用。”
对于快递公司来说,回收二手纸箱利润很薄,通常也不会花人力和物力去回收。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透露,现在工作节奏很快,他们不会在回收环节上浪费时间,“如纸箱上留有运单信息,有些客户考虑到隐私,也不会交给我们回收。而公司仓储空间有限,堆放废旧纸箱要占用很大场地,无法较好地储藏。”
其实,解决这类环保问题需要一个替代方案。这并不是说纸箱、塑料袋的概念不可取,而是纸箱、塑料袋等的构成和处理方式不可取。
首先,国内快递包装缺乏统一的标准,快递包装的结构、规格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可执行,其生产、仓储和物流过程必然带来许多麻烦。在国家层面上,亟须统一推出“绿色包装”的概念。其次,对废弃包裹不能随随便便一扔了之,要有强制性的环保处理方式。在文明社会,学会垃圾的环保处理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
对此,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副院长朱磊指出,编织袋、塑料袋、胶带和缓冲物缺乏必要的回收机制,“可考虑仓配物流一体化。由于仓配一体中的包装环节是由快递公司操作,所以其可根据自己的运输情况对快件进行合理包装,避免过度包装。随着网购越来越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兼顾销售和运输的快递物流包装将成为产品包装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产品包装可‘电商化’。此外,还应快递包装标准化。”
(本文综合广州日报、钱江晚报、福建日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