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原子能机构(IAEA)总部,IAEA向中核集团提交了ACP100通用反应堆安全审查(GRSR)终版报告。中核集团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的多用途模块化小型反应堆ACP100成为世界通过IAEA安全审查的小堆技术。这是全世界小堆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继ACP1000之后,中核集团又一个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通过IAEA反应堆通用设计审查。
此前在4月19日上午,中陕核工业集团公司与中核集团下属的中核新能源公司,就共同推进陕西省及西北地区小堆核电项目建设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从今年起,在陕西省内及西北地区开展小堆项目的前期选址、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编制等工作,为推进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核电建设项目打好基础。
据了解,这是我国自主小堆技术面向同行审查,此次IAEA对ACP100的审查工作从2015年7月开始,由IAEA组织相关专家实施,历时10个月,主要针对初步安全分析报告等内容进行审查。IAEA肩负着保障监督与和平利用核能的责任,其评审专家来自各地,审查结论对机构151个成员国的核能管理机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IAEA评审专家认为,ACP100是个创新的小型压水堆设计,采用了非能动的安全特性,预期能够处理环境条件和多重故障,保证早期或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实际消除。专家认为,ACP100是基于压水堆技术的多用途模块化小型堆,其设计基于核电站的工程实践,研发、设计、建造和运行经验,考虑了福岛事故后的经验反馈,并且在典型的压水堆技术的基础上体现了多项一体化结构和安全方面的特点。
相关人士认为,ACP100通过反应堆通用设计审查,是机构对中核集团小堆技术ACP100的认可,有利于ACP100的市场推广。同时,经过核安全体系的审查和对标,有利于ACP100自身设计的完善和优化,有利于加速ACP100在国内示范工程的进程,对提高中国自主核电品牌的竞争力以及化水平将产生积极影响。
近年来,上对小堆呼声越来越高,原因是可以减少一次性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并可实现高度的安全性。曾有预测称,到2030年将有1820万千瓦的模块式小型堆运行。到2050年,模块式小型堆可占经合组织与非经合组织国家核电装机容量的25%,小堆将逐渐形成“气候”。
资料显示,目前俄罗斯、美国、韩国及日本等国家均开发了多个设计方案,用于取代老旧燃煤、燃油电厂,以及发电、居民供热、工业供汽等用途。如俄罗斯有5种不同的小堆原型堆处于研发、美国政府投入巨资支持5年的小堆研发计划,巴威公司(B&W)、西屋公司等美国企业提出了多种类型的小堆。
中核集团的ACP100作为世界小堆大家庭中的一员,可以很好地满足中小型电网的供电,城市供热,工业工艺供汽和海水淡化等特殊领域的需求。据了解,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中核集团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的ACP100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国防科工局、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的大力支持,完成了所有科研攻关工作,具备工程建设条件。2015年年底,中核集团的海上浮动核电站,即“多用途模块化小型堆ACP100”的海上应用型号,被纳入国家能源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目前,中核集团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堆根据应用范围不同分为陆上小型堆和海上浮动堆两个类型。中广核开发了海上核电站紧凑型小型堆ACPR50S和一体化陆上小型堆ACPR100。国家核电近年将非能动系列延伸到小型堆设计,正在打造CAP150。此外,清华大学、华能集团和中国核建集团联合推出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经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