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集权改革再现实质性进展。
2016年4月,环保部公布消息称,根据新调整的政策,由于环保部重新设置了大气、水、土三司,因此有环保部牵头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具体工作中,一些责任司处发生改变。在这一调整过程中,部分原本分散在各部门的职权开始逐渐集中到了环保部手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作调整的过程中,新“三司”制度也让环保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相关部门中的权力。诚如原本由生态司农环办负责的配合农业部制定面源污染防治方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标准规范提出环保要求等工作现由环保部水司农村处专门负责。
舆论认为,环保部三个“要素司”的成立和污防、总量两个司的取消并不是简单的合并重构,背后体现了当前中国环境治理思路的重大转变,即从总量控制向环境质量改善转型,并且更加注重分工细化、专业化治理、专业化审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项治理,下属的相应环保机关预计也会做出相应机构调整。
水到渠成
当被问起早何时听到新三司风声时,多位接近环保部的人士回答都是“记不清了”,甚至是“提了二十多年了”。水、大气、土壤、生物……这些环境要素构成了人类生活环境,也是人类污染物的排放地。废气容易扩散,废水可以流动,废渣留在土里降解很慢,不同环境要素的管理差别很大,按照环境要素进行管理是经验,国内也呼吁了多年。
提建议的有民间智库。2013年初,中国清洁空气联盟成立,批报告中就有《灰霾防治需要多少“钱”和“人”》。报告提出:2012年,美国环保局的预算是90亿美元,中国环保部只有6亿元;人员差别则更大,美国环保局的总人数是17106人,中国环保部在编人员只有311人。
环保部官员也发现了这个差距。2013年,时任污防司司长赵华林(现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牵头制定“气十条”,赴美国考察时发现,美国拥有一支庞大的专业化大气环境管理队伍,大气和辐射办公室就有1400名公务人员,加州地方也有上千人专门管理大气环境。而当时环保部污防司大气处只有3个编制,还借调了十多人。“怪不得外国人说‘中国是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的,管理大气的人又少’,我们是以一当千啊。”赵华林说。
不只是学习国外,出于城市特点和“气十条”“水十条”的执行需要,地方实践则走得更早。北京、广东、山东等省级环保部门早已按照水、气、土/固废划分了处室。在苏州,2007年启动蓝天工程时,就成立了“蓝天办”,当时由分管环境的副市长负责。在2013年“气十条”推出之后,又成立“大气办”,已升格为市长负责。在被环保部视为治霾榜样的太原,这种协调机制的级别则高至省级:省长任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指导协调小组的组长。
“三司”将承担哪些职能?
不难发现,自2016年以来,环保部内设机构调整一直为外界所关注。近日,水、大气、土壤“三司”职能正式公布,“”也已敲定。据了解,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由原总量司司长刘炳江担任,而水环境管理司、土环境管理司则分别由李蕾、邱启文两位副司长主持工作。
据公开资料,“水环境管理司”负责全国水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内设综合处、地表水处、饮用水处、海洋处、水固定源处、农村处6个内设机构;“大气环境管理司”负责全国大气、噪声、光、化石能源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内设综合处、大气处、区域协调处、大气固定源处、机动车处、噪声处6个机构;“土壤环境管理司”主要负责全国土壤、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内设综合处、土壤处、固体处、化学品处4个机构。
而在“三司”设立后,一切与水、大气、土壤三要素有关的相关职责都被划入。其中包括,原属于科技标准司的水、大气、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管理相关规范的组织拟订职责;原属于总量司的水、大气、土壤的污染物排放许可、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相关职责;原属于污染防治司关于水体、大气环境管理,城区土地、固体废物、化学品及重金属等污染防治职责等。
此外,原属于自然生态保护司的秸秆焚烧污染防治职责被划入大气环境管理司,原属自然生态保护司的“农村土壤污染防治”职责被划入土壤环境管理司。
“对症下药”三大战役
环保部对此指出,早在2015年2月,中央有关部门批复同意环保部机构编制作部分调整,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设置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王满传对此分析称,新设“水气土”三个环境管理司,有利于加强力量,“对症下药”,整合有限资源;其次,从机构名称的变化看,环境政策正在从污染物控制转向更加注重改善环境质量和提升综合治理能力。
王满传进而介绍说,一般而言,部委机构调整后,省一级单位会随之调整对口单位。但是到了地方的市县一级,由于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安排可能会更具灵活性。在2016年1月召开的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称:“我部机关内设机构调整和环境监察体制改革方案得到中央编办批复。正在研究起草部机关‘三定’修订草案和环境监察体制设置。”
有环保专家表示,“水气土”三个环境管理司的成立,是环保部机构改革走出的坚实一步,有利于更好统领和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精细化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环保部长陈吉宁曾表示,“十三五”时期,环保工作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战役”,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文综合北京商报、新京报、财经网、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