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农耕时代” 汽车拆解业渐成朝阳
汽车拆解“冰火两重天”
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期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2000年至2014年,我国共销售汽车1.63亿辆,汽车年销量从209万辆上升至2372万辆。
根据我国2013年颁布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我国载客、载货汽车使用年限一般为10——15年,私家车依照行驶里程标准,行驶超过60万公里后引导报废的标准测算,2015年开始,我国汽车回收报废规模将逐步扩大。
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统计,在2014年报废汽车回收量206.6万辆的基础上,2015年回收量依旧保持显著增长,全国回收报废机动车共计246.4万辆。
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整体汽车报废率仍然较低,平均仅为保有量的4%左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6%-8%的水平,回收率更是只有保有量的0.5%-1%,远低于发达国家5%-7%的水平。
行业投资价值评级
汽车拆解四大驱动因素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汽车拆解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市场扩容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国内汽车保有量大,已逐步进入报废高峰期。汽车通常报废期限为10-15年,2000年之后我国汽车行业进入需求爆发增长阶段,新车销量迅速增长,现阶段,我国已开始逐步进入汽车报废的高峰期。
二、“回收难”是困扰我国报废汽车产业的痛点。虽然我国报废汽车量保持高速增长,但整体汽车报废率仍然较低。
三、汽车拆解行业将“熊抱”互联网,进入高增长期。随着汽车拆解行业加速拥抱互联网,具备O2O特质的互联网商业平台将使得未来再造零部件销售渠道更加通畅,极大地打开汽车拆解市场的客户群,提升产业附加值。
四、黄标车整治将成为汽车拆解行业的催化剂。各地应对黄标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规定时间范围内限行;二是通过给予一定程度经济补贴加速淘汰。政策方面目前集中于经济手段,巨量黄标车进入拆解市场推动汽车拆解行业快速发展。
结语:壁垒仍存,困境可破
前途光明,路途艰辛。报废汽车拆解行业在市场扩容的同事也面临不少的困境:一、生产成本高;二、收购数量少;三、销售的再生材料因拆解周期长,导致价格波动大;四、收购报废车辆得不到增值税发票无法抵扣销项税等。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汽车拆解市场的发展潜力将会逐渐释放。并将会带动汽车物流、相关设备、零部件再制造等相关行业发展,投资机会众多,尽管存在一定进入壁垒,但是并非不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