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垃圾困境亟需消解 产业化思维或成良药
大件垃圾不仅是家庭的负担,小区的累赘,也是社会的负担,环境的污染源。正如专家认为,“大件垃圾由于复杂多样组成、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不易降解、容易成为污染源,形成二次污染。此外,大件垃圾体积大,占用土地,因此,长期堆放大件垃圾会造成危害”。
根据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家里有大件垃圾时,77.5%的受访者卖给收废品人员,52.3%的受访者送给需要的人。不难看出,当前对于大件垃圾的处理方式,显得非常单一和局限,缺乏合理化、多元化的渠道和途径。应该说,大件垃圾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不仅让公众烦恼不已,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大件垃圾的处理,与普通的生活垃圾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不同。相同之处在于都属于垃圾,均可以按垃圾分类的原则进行处理。不同之处在于,大件垃圾的体积更大,可利用的价值更高。但同时,对大件垃圾的处理也更难,比如大件垃圾体积大,运输极不方便,同时诸多大件垃圾如电子产品又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丢弃相当可惜,出售又往往没有出路。
其实,对于这些大件生活垃圾,我们并不缺少出路,既有相关的回收企业,也有环保共识,只是很多时候,这些处理环节,各自为政,形不成连贯的产业,导致大件垃圾处理存在着环节断裂。比如,一些大件垃圾并非“垃圾”,只不过是更新换代下来的旧物,其中的一些零部件还具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这就需要在大件垃圾拆解处理中,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让废旧物品发挥价值,这些都是解决大件垃圾处理难的问题。
反观很多国外发达国家,在处理大件垃圾过程中,都形成了一整套成熟有效的产业链体系。比如,美国的大件垃圾处理,企业与公益组织同时参与,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贴,同时提供一定面积的场所,如果运营得好是可以赢利的。一些公益组织、企业等通过收集处理二手家具创造价值,制造就业机会,并把二手家具免费提供给困难人群,从而获得一定的政府补贴。由此,政府、企业、公益组织既分工又合作,形成了有效全面的覆盖,共同对付大件垃圾问题。
虽然其他国家的做法略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有相似之处。一是法律严格禁止随意乱丢,否则将作出行政处罚措施。二是政府会制定统一的规范,给公众处理垃圾创造一定的条件。三是公益组织和企业运作十分发达,大件垃圾的再回收和利用已成为一门生意,不但解决了垃圾处理的出路,还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四是给予了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培育作用。
中国环保在线认为,消除大件垃圾困扰的烦恼,国家应该通过立法形式,尽快给大件垃圾处理立规矩,进行规范化管理,应该建立起大件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发挥废物回收公司的作用,通过政府或利用财税杠杆和优惠政策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进行大件垃圾回收处理,做到废物利用,大限度循环利用、资源再生。并在此基础上,要走产业化路径,确保垃圾处理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参考资料:中国经济网、济南时报、燕赵晚报、光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