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加码固废领域 行业发展呈现四大趋势
近年,固废领域随相关政策的连续出台,固废处理市场逐步打开。随着经济总量达到相应的程度和社会各界对生活环境改善需求的提高,同时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加码固废领域,我国在随后的几年将会使固废处理处置产业出现跳跃式的发展。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我国在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其它城市达到90%以上,县城达到70%以上。据此,全国新增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58万吨/日,与“十一五”末现有设施相比,增加近150%。
我国目前生活垃圾单位处理成本是77元/吨;前已述及,日本垃圾平均单位处理成本为3.57万日元/吨(约合人民币2500元/吨),是我国垃圾单位处理成本的32.5倍。日本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总支出1.52万亿日元,占当年日本GDP的0.32%。按照如此比例(以2010年为基数)估算,我国用于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费用应该达到1283亿元。
新常态下固废处理领域正面临重要的机遇期和发展期。
产品扶持 政策不断加码固废领域
固废领域随着近年来相关政策的连续出台,固废处理市场逐步打开。《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等政策法规强有力推动了固废相关领域的发展。
市场关注度持续上升
固废行业由于所在领域细分板块众多,可挖掘空间大且具备一定联动性,受到上市公司的格外青睐。在环保企业全产业链乃至大生态系统的构建进程中,相较于水务和大气污染治理具有更深市场维度的固废处理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市场关注度持续向上。
从国家对环保三大板块的投入来看,固废板块所占比例一路向上,从“十五”期间的14%上升至“十二五”期间的35%。
再生资源回收方面,今年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还联合发布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量共约24486万吨,品种以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居多;
生活垃圾方面,我国农村加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量约有2.4亿吨,市县合计处理率达到86.3%,处理方式中,焚烧的比率在逐步增加;
垃圾清运方面,城市清运潜力约60万吨/日,其中约50万吨/日得到了清运,县城和农村垃圾清运潜力约40万吨/日,其中18万吨/日得到了有效清运;
建筑垃圾方面,据估计,中国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为15亿吨/年;
餐厨垃圾方面,城镇人口餐厨垃圾人均产生0.15kg/日,全国城镇餐厨垃圾每年约3000多万吨,餐厨废油产量约为餐厨垃圾量的10%,即300多万吨。在2014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餐厨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专业委员会成立;
农业废物方面,2013年我国秸秆可收集量约8.3亿吨,综合利用率达77.1%,林业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产生量约为2.1亿吨,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年产生量约38亿吨,处理率约42%;
工业、生活、餐厨、建筑、农业等各种废物的产生量加在一起,共约有102亿吨。
住建部等十部委还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国90%以上村转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畜禽粪便基本实现有效治理,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