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回收率不足1% 废旧手机处理行路难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14年,国内手机出货量为4.25亿部,而新入网用户仅为5698万。截至2015年3月,我国共有手机用户12.93亿户,由于不少消费者是“双枪将”(两部手机)、“三枪族”(三部手机),如此算来,目前我国手机保有量至少在13亿部以上。巨大的保有量,也带来了巨大的淘汰量。
根据对手机回收市场开展的调研和估算,我国2015年废旧手机回收量约为2亿部左右,这与根据产生量和回收渠道估算的结果较为吻合;受废弃手机处理补贴即将落地的政策刺激,预计2016年我国废旧手机回收量在2-3亿部之间。
手机中含有铅、汞、镉、六价铬、锑、铍、镍、锌、聚溴二苯醚、塑料以及阻燃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因其都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等特性,简称为PBT物质。
调查显示,由于弃之不舍、送人不要、卖了不值钱、回收渠道不畅,这些废旧手机大多被放在家里,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有时甚至还会危及人身安全。
手机中既存在有害物质,又有宝藏可发掘,据了解,手机内件里包含多种有价值的材料,包括0.01%的黄金、20%—25%的铜,以及40%—50%的可再生塑料,未加处理就丢弃的手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将废旧手机资源化回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莫大的意义。、手机回收大的优势就是保护环境,手机中的很多零件都是含有有害物质的,如果堆填在焚烧的垃圾中,那有害化学品就会对我们的土地甚至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第二、对于资源的节约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把有用的零件再次利用起来。手机回收利用对于推广能源效益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把资源回收利用起来,那我们的能源成本就会降低不少,这样我们的成本也就小了。
业内人士指出,废旧手机的处理,既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应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对于政府而言,应加强引导和监管。比如,尽快将废旧手机列入国家相关的电子产品管理名录,像冰箱、电视、电脑那样,由正规厂家和运营商进行回收;建立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和企业逆向物流体系,建立健全正规的回收利用体系,同时打击非法处理企业。
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三年内,世界上闲置智能手机的保有量会接近15亿部,而在2014年,这一数字就已经超过了10亿部。但是目前只有大约不到5%的智能手机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二手市场,而仅仅是这5%的销售额就已经接近50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内,相关市场销售额将有望达到1500亿美元。
国内手机回收市场大多回收渠道不正规,回收价格不高,手机用户担心隐私泄露等问题导致手机回收率不足1%,二手手机回收行业在国内市场低迷。
为此,中国环保在线建议,由政府主导、运营商具体经营,建立二手手机回收的服务网点,有偿回收二手手机,既方便,又可专业去除手机上的信息痕迹,安全可靠。如在社区设置便民回收箱,开展回收计划,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既支持环保又开展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