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日晚间,根据财政部网站消息,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名单正式公布,嘉兴名列其中。嘉兴选取了18.44平方公里,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在三年内完成海绵城市相关建设改造,为今后海绵城市建设的推广提供依据。从去年开始,老旧小区改造、道路改造、学校改造……一个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一时间“海绵城市”也成为禾城百姓讨论频繁的一个词,也由此生发了许多疑惑。
那么嘉兴作为既不缺水也不严重内涝的城市,需要做海绵城市吗?海绵城市建设进展如何?
嘉兴既不缺水也不严重内涝,需要做海绵城市吗?
近几年的汛期,全国多地持续遭受暴雨袭击,洪涝及次生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许多城市也发生了积水内涝,城市排水防涝再成焦点。例如,武汉市今年7月份,内涝严重,雨水才消退。相比武汉而言,嘉兴的城市内涝并不严重。另外,嘉兴作为江南水乡,河网密布,也不属于水源型缺水城市。
那么,嘉兴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一定要注重问题导向,嘉兴关于水的问题还是有不少需要我们去解决,特别是水环境还有待提升、水生态急需修复、局部积水问题有必要缓解等。”嘉兴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主任王贤萍说,“有了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去做海绵城市。”
“你看,这是以前在南湖大道拍的雨水排出口。”王贤萍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雨水排出口的雨水呈黑色,据悉,这就是雨水冲刷路面后,滞留下来的污染物。
事实上,目前嘉兴污染物入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镇生活污水,另一个则是来自雨水面源污染。“根据我们调查发现,城镇生活污水入河COD(化学需氧量)贡献了32.6%,氨氮贡献了63%;而雨水COD贡献了52.7%,氨氮贡献了23.1%。”
嘉兴污水收集率这么高,为什么生活污水还会排入河道?王贤萍介绍道,过去地下管道施工在验收、检测这块是比较薄弱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两年利用机器人进入管道检测后发现,很多地方管道破损严重,导致污水漏损直接排入了河道。
“水生态我们很难通过实例去表达,但是气温却是水生态的一个侧面反映。”王贤萍说,此前他们请市气象局对近十年(2006至2016年)嘉兴实验小学气象观测站与中央公园气象观测站的夏季温差进行了对比,在7月份大温差为2.7摄氏度,平均温差为0.7摄氏度。
选择这两个区域进行对比是有典型意义的,一个是城市热岛效应比较集中的区域,另一个是生态环境较为自然的区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水生态受到了一定的破坏。”王贤萍表示,“水环境差、水生态遭到破坏、局部的内涝也有风险,所以我们做海绵城市是有必要的。”
海绵城市在建什么?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集中开工,嘉兴城区项目建设“挖”声一片。为了让禾城百姓支持、知晓、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每个项目现场都制作了宣传栏,并对海绵城市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