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海绵”热潮冷思考 万亿产业仍遇双重拷问
2016-12-08 11:38:59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海绵城市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设备阅读量:39066
导读:2016年将是海绵城市加速推进的一年,城市内涝频现将催生建设海绵城市的迫切需求,从而有望开启万亿级的投资空间。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8.6%上升到2015年的56.1%。随着人口产业向城市高度集中,农田、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被不透水的高楼、硬地、马路所代替,城市可“呼吸”的通道被封锁。为了解决城市内涝、城市缺水等问题,水系统弹性城市——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一边是逢雨必涝、内陆“看海”的新城市病,一边是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分析背后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城市开发方式,建设了大面积不透水地面,导致地表径流增多,聚集时间缩短,增大了雨洪调蓄压力;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城市仍沿用以排为主的防洪理念,要求雨水短时间内通过市政管网排入受纳水体,不仅导致雨水管道、泵站等排水设施不堪重负,也造成雨水资源大量流失。
破解这样的两难局面,海绵城市建设被寄予厚望。基于上述背景,住建部、财政部和水利部于2015年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共有30个城市参与试点。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然而,道路硬化、填湖造地等工程也使得城市吸纳降水的能力受到影响,有些地方甚至是“逢雨必涝”。这一方面使得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更加受到关注,另一方面也促使更加环保绿色的“海绵城市”概念逐渐兴起。
据公开资料,海绵城市是具有语境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的中国化表达。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城市学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应该将雨洪调蓄系统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将工程技术与景观生态设计相结合,以绿地水系等自然要素构建城市“绿色海绵”,探索适应我国大城市雨洪管理要求的雨水资源化途径。
自2015年以来,海绵城市试点开始启动。去年,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等16地进入批海绵城市试点名单。2016年4月27日,北京、天津、大连等14个城市进入第二批试点名单。
业界普遍认为,2016年将是海绵城市加速推进的一年,城市内涝频现将催生建设海绵城市的迫切需求,从而有望开启万亿级的投资空间。不过,相关媒体同时注意到,面对每平方公里1亿元—1.5亿元的建设成本,试点地区资金缺口普遍偏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的迫切性进一步提升。
建设海绵城市,资金是需要突破的障碍之一。从2014年开始,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地方建设海绵城市的补贴,2015年和2016年两年的预期投入将近400亿元。有关地方财政也将提供不低于100亿元的配套投入,就此计算,仅政府投入就将达到500亿元。如果再加上金融机构设立的相关建设基金和社会资本的海量资金,“海绵城市”建设总盘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建设项目体量大,需要较强的资金运作能力。因此,中央财政在目前30个海绵城市试点和25个城市地下管廊的总投入将达到660亿元以上规模。但不管是海绵城市还是综合管廊建设都规定,有关部委将定期组织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罚。评价结果好的,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基数10%给予奖励;评价结果差的,扣回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然而,海绵城市面临的不止是“钱”的问题。根据海绵城市的多目标和系统组成,笼统地说,海绵城市当然能够、也应该合理地解决城市洪涝,每个城市、每个地点和每次的致灾要素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而海绵城市却是一个愿景、长期规划和理想目标,需要脚踏实地长期坚持并付出巨大的努力才可能真正实现。当然,局部、小范围项目会比较快见效。
“建设海绵城市,并不能排除城市洪涝的可能,渗透是需要时间的,有一定的过程。”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李占斌这样表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将雨水有效收集利用,遇到暴雨时有防灾减灾的作用,干旱时则有效缓解旱情,根本上是解决水多水少的问题。
“建设海绵城市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急功近利。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指导意见,各地才在试点,而且海绵城市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个慢工程,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长期受益的事情。”对于目前海绵城市出现的争议,李占斌认为,热岛效应、内涝、雾霾、交通拥挤、水体污染等等都是我们常见的城市病,这些其实都是人类干预自然,与自然隔绝造成的,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是为了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据中国环境报/刘晓星、每日经济新闻/冯彪张怀水、财经日报、中国城市报/孟航)
-
上海市政总院承接湖南省首座规模化应用纳滤工艺自来水厂
上海市政总院承接湖南省首座规模化应用纳滤工艺自来水厂——吉首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勘察设计,预计2026年年底建成投产,受众人口达43万人。
纳滤膜污水处理 2025-05-08 13:52:48
-
全国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现场会考察长江大保护九江节水新样本
全国典型地区(南方片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座谈会近日召开,来自长江、珠江、太湖三大流域及南方片区16个省级水利部门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实地考察九江市鹤问湖水质净化厂、九江水生态综合体、十里河水木清华节水主题公园等示范试点项目。
再生水污水处理 2025-05-08 11:28:20
-
中冶生态环保举办“DeepSeek在水务行业的应用”专题讲座
5月7日,中冶生态环保举办“DeepSeek在水务行业的应用”专题讲座,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及产业变革开篇,深入解析大模型技术的演进脉络及其在水务行业中的应用前景,详细分享当前水务行业运用DeepSeek大模型的实践心得。
智慧水务污水处理 2025-05-08 11:03:49
-
安徽最大全地埋式净水厂正式通水!
安徽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全地埋式净水厂——西部组团净水二厂正式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规模20万立方米/日,最大处理量可达30万立方米/日,总投资约11亿元,服务范围覆盖合肥西南片区约123.8平方公里。
地埋式净水厂污水处理 2025-05-08 09:34:27
-
2.38亿!绿茵生态二级全资子公司预中标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港首服务区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
绿茵生态二级全资子公司所属联合体预中标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港首服务区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投标报价238,418,655.70元。
污水处理管网改造 2025-05-07 09:15:22
-
完成!重庆水务环境集团80%股权无偿划转给渝富控股
据悉,重庆水务环境集团股权无偿划转事宜已完成登记,至此,渝富控股将持有重庆水务环境集团80%股权、重庆市国资委持有20%。
重庆水务污水处理 2025-05-07 09:00:2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