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随着环保产业的火热度不断提升并延续,新进入者恶性低价竞争将让行业风险飙升。由产业热度催生的乱象同样让环保企业家们忧心忡忡。低价中标等恶性竞争危害何在?又有何解决之道?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联合发文称,到2020年,中国环保产业产值将超过2.8万亿元,同时将培育50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保产业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社会资本的关注。从2015年开始,我国环保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在环保企业家看来,新进入者恶性低价竞争将让行业风险飙升。
环保低价中标恶性竞争态势不容乐观
E20研究院院长傅涛认为,这几年,环保市场正受到来自低价竞争带来的强烈冲击,地下污水处理厂甚至出现了3毛钱/吨的处理价位,垃圾焚烧更是低价中标的多发领域,中标价格一路从160元/吨猛降到18元/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傅涛表示,在其他行业不景气,经济萎缩的情况下,更多行业企业开始蜂拥而至进入了环保行业,尤其是市政行业,这些现象,归根究底是行业还没有真正的行业门槛。专业化程度低,导致政府无法识别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这也是低价产生的主要原因。
根据业内人士测算,公认近半年低价中标项目的报价尚不能覆盖项目建设运营成本。更令人担心的是,超低价可能烂尾工程及豆腐渣工程隐患。低价中标项目存在拖延工期、降低工程质量、恶意偷排的风险。企业可能以降低工程建设或运营标准为代价拉低成本。
低价中标等恶意竞争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偏离项目成本的恶性竞标竞争现象,已经严重损害了环保行业的整体利益,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表示,首先,恶性竞争损害了环保行业的健康发展,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其次,还可能烂尾工程及豆腐渣工程隐患,后,还损害企业自身财务可持续性。
高能环境执行董事长凌锦明表示,一些非技术出身的企业,在招标时恶意降低价格,要么“干一半撂挑子”,要么中途要求提高价格。“这种故意低价竞争的企业,一般来说是不太愿意投入大量资金的企业,很可能会偷工减料。”
面对低价恶性竞争,各方应用何策应对?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建议,地方政府应本着对当地环境质量和人居生活环境负责的原则,在环保项目招标时,商务标评标应重点审查报价有否低于成本价格等异常情况,以避免项目无法实现预期的环境治理目标,给环境设施长期稳定运营带来隐患。
“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环境PPP项目的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和企业退出机制。加强超低价中标环保工程的全过程监管,将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营成效纳入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体系。”骆建华如是说。
总结:低价竞争现象近几年在环保市场越来越普遍,很多人感叹“没有低,只有更低”。环保行业应该鼓励基于环保达标要求的同业价格竞争,抵制低于合理成本的恶意低价行为。相信随着环境监管的日趋严格以及对于环保效果的日趋重视,环保产业正在从原来的工程时代、项目时代,进入产品时代和品牌时代。
(参考资料:E20水网固废网、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报、华西都市报、中国经济网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