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原创视点】近些天有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消息刷了一波屏。禁,还是不禁,这是个问题。不管禁不禁,老崔都觉得,这事儿,跟鸡蛋先后之争一样,没有定论。但对待烟花爆竹,不妨来点“中庸”之道。为何?您听咱细细道来。
面对禁燃烟花爆竹这事儿 不妨采取些“中庸”之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几天后,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家家户户欢天喜地过大年,怎么能少得了烟花爆竹来助兴。不过,近日来,有关烟花爆竹的社会舆论,一浪高过一浪,有的喊:得禁,有的则说:且慢!到底听谁的?咱来评评理。
禁燃烟花爆竹的支持者有自己的道理:烟花爆竹的燃放,会产生大量烟尘等污染物,加重雾霾,不利于健康。
此种说法确实并非空穴来风。据测算,烟花爆竹燃放时,PM10浓度瞬间可达到1000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瞬间可达到400~500微克/立方米。非但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成分也会随之产生,甚至可能酿成某些重金属污染。
空气污染是一,烟花爆竹留下的大量碎屑等固废污染,噪音污染等,同样成为近年来不少地区禁燃烟花爆竹的依据。
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春节期间,全国已有近700个城市制定实施了禁止或限制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其中,规定禁放烟花爆竹的城市达138个。当然,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不支持禁燃烟花爆竹的同样大有人在,理由很简单:作为千百年来的传统,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风俗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而雾霾是近些年才不断严重并进入社会视野的,岂能因为治理大气而因噎废食?
想来也是,爆竹声声,烟花斑斓,这是新年的象征,是中国人继承流传下来的年味儿,“死寂一片”的春节哪里还有什么味道。民风民俗并非一日而成,如若“一刀切”,借助政令一禁了之,非但不能根除大气污染的病症,更有可能激起民众的反感与抵触情绪,得不偿失。
一边是雾霾带来的“心肺之患”,一边是国人无法舍弃的“年味儿”。如何取舍,让不少地方政府头疼不已。其实,老崔认为,禁燃禁放烟花爆竹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目前国家在处理烟花爆竹方面的“中庸”之道值得借鉴。何为中庸?不鼓励,也不完全禁止。因此,就地方而言,可以采取同样的策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譬如,在空气重度污染时,禁燃禁放是合理的;在空气有一定污染但并没有达到重度污染时,适当减轻限制力度;如果天气条件有利于污染扩散,再酌情放宽限制条件。
一国之大,一省之大,空气质量有好有差,天气条件有利有弊,如若只是单纯的一纸禁令,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不顾民意。
再说,因为到了春节,就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烟花爆竹上而忽视了其他污染源,反倒有本末倒置之嫌。汽车尾气、工业污染、扬尘污染……只有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多关注风俗人情,多听听百姓声音,才是春节期间治理好大气环境的正确“姿势”。您觉得呢?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