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环保示范】“垃圾围城”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生活和幸福指数,我国正在大力宣传环保,鼓励各省市实践垃圾分类制度,构建和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并且建立试点,表彰示范小区。杭州和乐苑就是其中一员,其推出的“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制度6年里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超95%的目标。
和乐苑居民垃圾分类准确可以积分兑奖品
“当当当”,每天傍晚6点,当熟悉的铃铛声响彻小区时,杭州和乐苑的居民就知道,扔垃圾的时间到了。
2011年,和乐苑推出“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制度。如今,小区每天垃圾不落地的分类投放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去年还被评上了杭州首批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前些天,武林街道辖区内12个小区组团来和乐苑“取经”,希望这个模式能在街道甚至整个下城区推广。
和乐苑的这个办法,其实杭州现在很多垃圾分类小区都在用。到去年年底,杭州共有218个小区试点垃圾定点定时投放。
这个办法对于大家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究竟可不可行,适不适合推广?
和乐苑小区:
分类投放准确率超95%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和乐苑小区志愿者63岁的占忆晖,准时来到值班室,监督大伙垃圾分类有没有投放到位,风雨无阻。
和乐苑居民垃圾分类准确可以积分换奖品
和乐苑是杭州第十四中学和市教委教职员工的家属宿舍,共4幢10个单元,132户人家。2008年庭院改造后,成立了居民自治小组。
2011年,和乐苑开始实行“垃圾定时投放”,每天18点到19点是垃圾投放时间。同时实行奖励机制。
王奶奶提了两袋垃圾,绿袋子装的是厨余垃圾,普通垃圾袋里是其他生活垃圾。占忆晖检查后发现分得清清爽爽,就在王奶奶的积分卡上盖了一个章。王奶奶说,每天一个章,集满一个月,就能换些小奖品,受欢迎的是餐巾纸。这一天,1个小时,小区里共有70多户居民在这个时间段里投放了垃圾,并且分类准确获得盖章鼓励。
6年的熏陶,已经让大部分和乐苑的居民养成了每天定点定时投放分类垃圾的好习惯。
老浙大横路三弄小区:
出租户增加,效果有点打折
小营街道是杭州实行垃圾定时投放的街道。2011年,小营街道开始在5个小区试点垃圾定时投放。老浙大横路三弄小区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小区垃圾投放时间有两个:上午6:00~8:00,晚上17:00~19:00。
往垃圾投放点看,却在投放厨余垃圾的垃圾桶里发现了纸巾、塑料袋等这些本应投放在其他垃圾桶内的垃圾。
小区居民倪先生说,2011年小区规定垃圾投放时间点后,曾经试行过一段时间,但后来发现不现实。有些居民看到垃圾箱上锁就直接把垃圾扔在外面了,这样更不卫生,现在主要还是靠大家自觉。
倪先生认为,小区初垃圾分类效果不错,原先住的都是退休的老教授,大家自觉性比较高。不过近两年,随着出租户和外来人口增加,倪先生觉得垃圾分类的准确率没以前高了。
和睦南苑:
定时定点投放有点难
2014年,和睦南苑作为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示范小区,还有不少人去参观过。不过,如今再次来到这个小区,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却并不完善。
和睦南苑只有一个垃圾房,里面有两个厨余垃圾桶,3个其他垃圾桶。垃圾房上明确写着两个开放时间:6:00~8:30,18:00~20:00。昨天早上8点多,小区垃圾房开着,5个垃圾桶一字排开,放在垃圾房外。桶里的垃圾几乎都装满了。翻看几个垃圾桶,垃圾混装情况比较严重。过了开放时间,5个垃圾桶依旧站在外头。
陈师傅专职负责小区保洁,兼顾垃圾分类。他透露,因为旁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要从垃圾房里的水接水,所以差不多有一年多,小区的垃圾房一直都是这样24小时开着,居民随时随地可以丢垃圾。
“之前垃圾房一天定时开放,不少错过时间的居民就把垃圾随手丢在垃圾房外,剩菜剩饭撒了一地,比现在管理还累呢。”陈师傅说。
和乐苑的示范作用是毋庸置疑,其垃圾分类的方法也值得揣摩,鉴于各省市居民区的实际情况都有所不同,如何贯彻落实垃圾分类任务,根据自身情况,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办好垃圾分类这件“小事”和“大事”将成为民生焦点。(王丽 孙晶晶)
原标题:和乐苑试点“定时定点收集垃圾”6年,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超95%
杭城将设垃圾分类专管员 每个小区都要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