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对于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这个热议话题,全国政协双周座谈会也将其纳入了议程。在这次以“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为主题的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委负责同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建言献策。
打好无害化处理持久战 实现垃圾“三化”目标
垃圾围城、垃圾围村已经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沉甸甸地压在管理者乃至每个人身上。
2016年12月21日,在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第十四会议上指出:要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这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到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2017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对垃圾分类做出具体部署……
这些行动再一次将垃圾处理这个话题推到了聚光灯下。
2017年5月11日,以“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为主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十几位全国政协委员、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部委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在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下,就如何推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升垃圾分类水平建言献策。
正如委员们在会议上提到的,这个议题被纳入全国政协双周座谈会专场探讨,不仅凸显了其意义的重大与迫切,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实实在在为民众谋福祉”的理念。
垃圾处理工作的喜与忧
垃圾问题如此重要,那么近年来我国垃圾处理工作进行得怎么样?
抱着这样的疑问,2017年3月下旬,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选择了在垃圾处理方面具有代表性,已探索出相关成功经验的广东、浙江、山东三省进行调研;同时,为更全面地了解情况,还委托河南、湖北、甘肃三省政协开展了协同调研。
通过深入社区、工厂、农村实地考察,与各方详细交流,委员们看到了各地在垃圾处理中取得的成绩与经验,也了解到许多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感我国垃圾处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讲话后垃圾分类与处理迎来新的开端。但是当前仍存在许多共性的问题。”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张基尧在代表调研组发言时如是说。
垃圾分类缺乏相应法律支撑;垃圾处理机制亟待协调统一;城镇垃圾增量大但处理能力不足;回收网络日渐萎缩;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邻避”效应突出……这些现象在调研中显现出来,也引起了委员们的思考——
“应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法律,在试点城市和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
“建议把垃圾分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可以将垃圾分类与处理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要注重推进垃圾收运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两网融合’。”
……
一路交流,一路记录,一路思索,调研组成员们不断探讨与完善建言内容,几易其稿,将这些智慧的结晶带到座谈会的现场。
此外,会议还邀请了多位关心并对此领域有所涉猎和研究的委员和专家参与讨论。他们分别从自己熟悉与关注的领域出发,寻求破解垃圾处理问题的良方。
处理终端建设需跟上步伐
一方面是垃圾数量的增多,另一面是处理能力不足,这已成为困扰各地突出的问题。
“我们调研的九座城市垃圾清运量年增长率大多超过10%,多数地区处理设施建设速度远跟不上垃圾增长速度。西部省区基础设施建设缺口更大。”
张基尧列举的调研结果,让全国政协常委、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关凯深有同感。“我调研了北京、杭州、兰州三市的情况,近十年来三市垃圾的产生量都接近翻了一番;但终端处理方式却举棋不定,能力建设长期停滞。”
委员们发现,造成这样困境的原因,除了对源头减量认识和措施不到位,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选址难、邻避问题多发也是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在很多人在对垃圾焚烧存在疑义的情况下,极大制约了设施按规划落地或运行。
经过调研,委员们多数认为,在目前垃圾量大,土地、水资源紧张的背景下,使用填埋这种手段已不能满足需要。焚烧已成为中国现阶段垃圾处理的优先选项。
而且垃圾焚烧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
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陶夏新曾专程赴北欧国家和我国苏州、上海了解过垃圾焚烧处理的相关情况。“我们亲眼看到,哥本哈根城区就建有许多垃圾焚烧厂,有的离居民区很近。由于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对环境没有明显不利的影响,周围的人们习以为常。”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消除公众的疑虑。“可以让焚烧厂的管理部门、职工住宅,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办公室、职工住宅建在焚烧厂附近,这是有说服力的。”陶夏新提议。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梁平认为,除了加强科普等宣传,提前科学规划,在城市建设中预留垃圾处理项目空间,从根本上杜绝项目“与民争地”也应该是破解选址难的重要措施。
“还应该在垃圾处理规划用地和生态补偿机制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张基尧说。
不过,对垃圾焚烧的担心也并非空穴来风。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梁伟华提到,他在调研中发现,的确有垃圾焚烧厂存在烟气超标排放频繁、飞灰等危险废弃物处置不规范、排放数据信息公开滞后且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
这也意味着,加大监管力度应是题中之意。“要将所有生活垃圾焚烧厂列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特别是要对不更新标准、不达标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和公开曝光,提高执法的威慑力。”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很关注目前垃圾焚烧补贴政策的有效性。据他了解,目前垃圾焚烧电价补贴的40%以上错补到了非可再生能源。“国家应重新核定电价的补贴标准和方法,逐渐减少或取消对混合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电价补贴。”
垃圾分类要打一场人民战争
作为促进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手段,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从2000年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拉开了我国垃圾分类收集的序幕。
但委员们发现,虽然进行了17年的探索,但分类效果仍不容乐观。
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撑,是各地普遍提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