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会议论坛】当地时间7月5日上午,2017阿斯塔纳世博会迎来中国国家馆日。围绕“未来能源、绿色丝路”的主题,包括中国华信在内的大型能源企业展示了中国在绿色低碳方面的技术成果。在当日举办的中哈能源合作论坛暨中哈企业家委员会能源会议上,来自媒体报道消息称,在原有合作基础上,中哈能源合作将拓展油气技术及装备制造、核能、新能源等三大新领域的合作。
以“未来能源”为主题的2017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当地时间5日迎来中国国家馆日,其间举办的“中哈能源合作论坛”传递出两国能源合作新气象。
当天的会议吸引了约300名中哈双方政府要员及能源企业代表参加。此间多有代表指出,中哈能源合作正从简单的油气、矿产开发,拓展至油气技术及装备制造、核能、新能源等三大新领域。
中哈两国互为近邻,一个是排名世界的能源消费大国,一个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大国,开展合作“双利双赢”。“能源合作是中哈务实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在中哈贸易中的占比已达30%。”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表示。
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公司总经理卞德智表示,哈中两国开展油气合作近20年,已从初的油气勘探开发,发展成集管道建设与运营、工程技术服务、炼油和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中哈双方共同开发的成品油质量达到欧五标准,有效推动了哈萨克斯坦的清洁能源应用。
已逾10年的中哈核能合作,则不仅为中国保障了资源供给,也推动了哈国核燃料产业的升级。其中,2016年12月双方合资的核燃料组件厂开工建设,被誉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的标志性项目。
中广核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晓飞指出,哈高度重视核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正在规划建设本国首座核电站,其核燃料供应优先权将归属于在建的中哈合资组件厂。“这是将中国的技术优势与哈国的资源优势对接的好示范。”
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能源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正发生重大变革,顺应这一趋势,中哈在太阳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也“表现出一些新气象”。
中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说,中国能源消耗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过去10年,中国煤炭消费比例下降了7.4%;过去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则年均增长12%。在新能源领域,中国的多晶硅、硅片、光伏电池生产规模均居世界。
他还表示,中国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技术已,愿与哈萨克斯坦分享先进经验,降低碳排放,促进运用可替代能源。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部长巴祖巴耶夫对此深表认同,希望利用中国技术提升哈能源产业。这位哈国的能源“”表示,哈萨克斯坦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可与中国的技术形成互补,两国产能合作前景广阔。
原标题:中哈能源合作渐入佳境 三大领域空间广阔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