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自此,长江经济带建设思路发生重大调整。诚如对沿线地区绿色发展会有哪些布局;以及沿线地区特别是中上游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如何兼顾生态发展和稳增长压力,值得关注。而相对过去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文件,大的变化,也是将绿色发展放到了位。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了向、定了调,也同时开启了中华民族母亲河新的发展航程。
长江是世界上内河航运繁忙的河流之一,也是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在这条经济带上,许多省市的饮用水都直接取自长江,长江水好不好、安不安全,关系到沿江5亿多人的健康。2016年1月,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两年来,“生态优先”已成为沿江城市经济发展的共识。沿江各省市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两年来,合作联动、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机制在探索中推进、在创新中加强。目前,沿江各地对“不搞大开发”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怎样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共抓大保护”,如何在总体上进行谋划和布局,将会成为未来更受关注的内容。
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战略定位,变革性地重塑长江。严把项目关,对重污染、重化工、高耗能等项目,无论投资多大、效益多好,均“一票否决”。据新华网日前报道,959座“黑码头”全部被拆除、其中809座完成生态复绿,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928个黑臭水体整治已开工826个、完工498个……截至2017年底,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保执法专项行动涉及的490个问题全部得到妥善解决。
治理长江水的实际行动换来长江经济带上5亿多居民的“获得感”。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长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7.3%,同比提高了2.5个百分点。同一时间段内,沿江11省市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稳中有进的背后,凸显长江经济带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新走向。长江经济带建设不能只做“减法”,还要及时做“加法”,补充和导入新的绿色企业和产业,实现高品质的“腾笼换鸟”。
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筑底工程。所以这条经济带上,还有更多的地方痛下决心,治理“水恙”。针对长江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先后开展6项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解决了许多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沿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这是沿江地区集体护水的结果,目的就是要把长江经济带建成中国经济版图上的“绿腰带”,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
水在变清,百姓的幸福感在提升;岸在变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共赢。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各地努力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幅清江水、绿岸线的图景徐徐展开。下一步,沿江各省将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包括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定标立界,开展保护区工业、生活、农业、流动等各类污染整治,加强水源地监测和风险防范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