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清洁能源】车市遇冷,新能源汽车却表现亮眼。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车市“寒冬”中的一抹阳光。
今年10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下降了0.9%和0.6%。不仅没有上演“金九银十”的旺销局面,还拉低全年累计增速进入负值至-0.6%。1-10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82.6万辆和2287.1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4%和0.1%。
这个信号也预测了今年的乘用车市场基本已经注定是负增长。并且多个行业专家也表示,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量将停止“大步向前”的节奏,负增长或将成为常态。在整个车市遇冷的环境下,新能源车类别还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幅。
10月,新能源车销量再创新高达到了13.8万辆,同比上涨51%。今年累计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74.4万辆。很明显,新能源汽车才是下一个销量风口,这也将迫使汽车厂商加快新能源产品的布局和研发。
实际上,汽车市场进入“寒冬”就像一年有四季一般正常,没有必要被负面情绪完全笼罩。甚至,市场收紧并不能一味被当做坏事来看。
市场收紧将有利于淘汰落后企业、消灭“蛀虫”,帮助整个行业变得更加健康,“寒潮”更像市场自身的纠错机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产能超过2000万辆,比全年销量多出几十倍以上,淘汰落后产能势在必行。
此外,市场遇冷也有利于行业的参与者们变得更加冷静。随着市场不断收紧,一些在高速增长时期被忽略的问题被暴露得越来越充分,这有利于企业的自省和改进。市场的下滑,总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外部因素可能无法通过个体的力量改变,但内部问题则应该靠企业自身去克服。降本增效、把握低线市场需求、创新金融政策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有机会提升的方面。
除了我国迎来的重大战略机遇之外,在车市遇冷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的热销与政策的推动不无关系。但是政策支持不会一成不变,补贴力度的退坡将是大概率事件,政策红利显然将会向高技术标准的产品倾斜。而更重要的,是将会从生产端聚焦至使用端。在这个政策转变的驱使下,以市场需求为引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其威力将会在未来显现。
在“寒冬”中才能检验出企业真正实力。同样身处“严寒”中,仍有企业跑赢市场,甚至部分企业能够保持正增长。市场缩紧,实力强劲的企业欢迎竞争加剧,中游企业不断调整改进。只有落后企业才面临淘汰,而那些被淘汰的落后者一点也不值得同情。
原标题:车市“寒冬”之下,新能源车凭啥成为“香饽饽”?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