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环保示范】提到国内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探索,浙江省堪称“元老”。早在2003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农村垃圾整治纳入其中。2014年开始,浙江省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分类处理的试点。
美化乡村环境,创建宜居家园(摄影:老崔)
经过4年时间的摸索,农村垃圾分类在浙江全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通俗易懂的分类模式也横空出世,譬如是否可以腐烂、是否可以燃烧、是否可以堆肥等,切切实实推动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实际上早在2017年,浙江省就已经实现农村垃圾分类的三大地位:全国在农村展开垃圾分类;全国利用机器成肥;全省农村垃圾集中有效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添置了13万个农村垃圾箱,每个村子平均40~50个,还配备了6万多名农村保洁员,以及6万多台垃圾清运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摄影:老崔)
除了设备,财政补助也没有落下。不同的县政府根据自身财力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进行补助,一般而言,每个人头60~160元。整个2018年浙江省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投入约25亿元。
按照浙江省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三步走”战略部署,2018年完成50%以上、2020年完成80%以上,到2022年底,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创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累计1200个;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100%。
无独有偶,在2018年底,生态环境部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也提出,到2020年,确保完成13万个乡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等计划。
在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共同助推下,浙江省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势必将实现跨越式地进步。正如所说,“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这个“新时尚”正在浙江的农村成为一股崭新的潮流。
浙江省淳安县汾口镇祝家村分类垃圾桶(摄影:老崔)
春节期间,老崔在浙江省淳安县汾口镇下辖的多个村庄实地探访,发现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分类垃圾桶,还配备了专门的垃圾收运车与保洁员等,垃圾分类的宣传也十分详尽到位,受益于此,村民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正在不断提升,村庄环境呈现出质的变化。
一些村民说:“垃圾分类搞起来,村庄越来越美,尤其是夏天时候苍蝇蚊子少了,环境是真好,有些外出打工的人也回来了,搞起了农家乐,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这些都是农村垃圾分类的功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