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近1个月、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正式来袭!截至2019年7月5日,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根据工作规定,此次督察组进驻6个省份,分别为上海、福建、海南、重庆、甘肃、青海。对于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的问题,第二轮还将继续盯住不放。通过发现一些典型案例,一些突出的、点上的问题,通过以点带面,来督促地方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截至7月15日20时,8个督察组共计受理群众来电来信举报超过800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后,向被督察对象转办近560件。
环保督察这一出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新制度,用了三年时间让环保督政成为一种新常态。2016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启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不过,在对象、内容以及方式上,有不少新亮点。此次督察对象增加了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央企,范围首次纳入两家央企: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央企,督察组则将重点督察污染防治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推动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情况。
此轮督察中,8个督察组的组长均由曾在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级“回头看”中担任组长的领导干部再度担纲。从形式上明确两级督察体制:中央一级、省一级,并规定了每五年一轮的常态化督察方式以及例行督察、专项督察和“回头看”等三种督察类型等。到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阶段,督察的针对性有所加强,针对已发现问题的“点穴”式和“紧盯”式督察更多。
与此同时,改进督察方式,规范督察行为,切实减少被督察对象的负担。强化宣传和典型案例的发布,进一步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督察绩效。对部门而言,会更多地关注其在规章、政策、规划、标准等制定过程中,是否统筹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关系。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本轮督察首次允许启动容错机制。容错,即在特定条件下,如果未达到治理目标,可以不被问责。
尤其是提出严格禁止表面文章,搞形式、走过场。要求坚决禁止搞“一刀切”和“滥问责”,并简化有关督察接待和保障安排,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而将禁止“一刀切”写入近期印发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就是为了强调,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要杜绝形式主义。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亦曾指出,“一刀切”既损害了合法合规企业的切身利益,对于生态环保工作而言也是一种“高级黑”。坚决禁止紧急停工、停业和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而以“大环保”视野向纵深切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是2019年中央环保督察的前行准则。新一轮督察将把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督察内容,更聚焦于污染防治攻坚战、“山水林田湖草”这个共同体。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当前“环保钦差”正从以督促地方端正生态环保态度和打击生态环境违法为主旋律,步入以强调增强生态环保基础、提升绿色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强劲助力。
“要抓住重点,稳步推进。”在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看来,上述协调机制和领导机构的设立有利于强化督察的性,确保督察形成的报告和结论能够得到有效运用。通过对一些污染重、能耗高、排放多、技术水平低的“散乱污”企业的整治,有效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创造了公平的市场环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