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科普工作交流会公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开发了各类基础图书30册、漫画图书10册、2分钟短视频180集、微电影和科教片15集,各类生态环境科普资源丰富多彩。
同时,全国范围内共评选出了75家生态环境教育科普基地,年接待参观人次超过5000万。不难发现,我国进入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发力期。其实,对于环保宣传这件事,不仅是发力这么简单,“花样百出”似乎成了标配。
以目前“痛并快乐着”的垃圾分类为例,铆足了劲儿的宣传推广何止“两把刷子”这么简单。
幼儿园“打卡”——从娃娃抓起
安徽师大附幼城北实验分园,自2019年9月起设置了开学第一课“我给垃圾分个类”,小朋友们入园“打开”垃圾分类小游戏,寓教于乐。学校还设置了垃圾分类走廊,布置了师生亲手制作的垃圾桶,或者各种主题绘画、废物利用的手工艺品等。
分类挑战赛——居民游客一把抓
“垃圾分类有你有我,志愿服务扮靓南锣”,一场别开生面的环境美化挑战赛在南锣鼓巷热闹开幕。鼓励游客扫二维码、与吉祥物合影、发朋友圈、参与垃圾分类指导,奖励包括纪念品、美食&文化&文创之旅打折卡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活动。
“绿色合伙人”——分类周周见
云岩头桥社区启动“绿色合伙人”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周,旨在形成“一个楼栋一个社区志愿者和一个居民志愿者”的“1+1+1”工作模式。发放垃圾分类指南和宣传册,介绍垃圾分类知识,“希望以家庭为纽带,串联家庭各成员参与到垃圾分类”。
大学生创业赛——灵感来源于碰撞
北京联合大学未来CEO创业生存赛已经连续举办多年,引导大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智慧才干。2019年,参赛者围绕解决生活垃圾增长、城市污染严重、垃圾分类难等多个问题进行梳理、研究和设计,“齐天大圣”学生团队的创意方案“乐回收”一举夺魁。
“垃圾音乐线”——我有我“优秀”
“分类优秀”,放在秤上3秒钟,安装了摄像头的视觉电子智能秤就能给出垃圾分类评级,同时电子屏幕上显示积分。这就是余杭仓前街道“垃圾音乐线”垃圾车与数字化有机结合的成果,垃圾桶有芯片、二维码,电子秤有读卡器、摄像头,街道有大屏幕显示红黑榜,无人监督也不慌。
参与垃圾分类,全城开动,你还不加入吗?
欢迎下方留言,跟我聊聊你身边的垃圾分类故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