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苏州已经实现降尘量2.6吨/月·平方公里,为江苏省低。
建筑工地面广量大,治理难度不小。苏州能取得如此治理成绩,离不开其在扬尘治理上投入的大量精力,包括政策加持和相关部门协同控制等,更是苏州所采取的精细化管控手段的结果,具体可以用“2”和“263”概括,其背后有啥含义呢?
前不久,苏州市人民政府发布《苏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其中明确了住建局、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局、税务局等多个部门在扬尘治理上的分工,从施工现场,到道路扬尘,再到港口码头等,都针对性制定了治理方案,保证及时性,为接下来的专项行动打下了基础。
首先来说一说在扬尘2大多发地所采取的精细化举措。
尤其是在施工现场,苏州扬尘污染的管控更严格。要求实现“六个百分之百”,即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实现工地喷淋、洒水“全覆盖”。此外,还将扬尘污染防治费用纳入工程造价预算,督促规范安全文明施工。
对于出入车辆,苏州市要求工地主出入口设置成套定型化自动冲洗设施,配备高压水枪、排水沟和沉淀池等,保证车身、车轮及混凝土搅拌车出料口冲洗干净。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将“工业错峰生产”思路运用到工程施工中,根据评定分值将工程项目分为3个等次,按季实行差异化施工。
加强港口码头扬尘污染整治,苏州三局并措,积极推进港口码头环保硬件设施投入,强化检查,开展非法码头和浮吊船综合整治。为进一步巩固非法码头整治成果,杜绝反弹,还推进原码头场地覆土复绿工作,通过严控污染、生态修复等方式,达到港口码头扬尘降低的目的。
有了具体的治理思路,接下来就要看具体的行动了。
“苏州263行动”是苏州治理扬尘污染的一个专项行动。据了解,这项行动自开展以来,截止2019年1月份,苏州市污防攻坚办共组织对房屋建设、园林绿化、道路施工、水利工程等工地暗访检查近百次,共治理了扬尘污染综合性突出问题40余个,目前仍在持续进行中。
更严格的是,如果建筑施工工地对扬尘管理工作不到位,将会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可喜的是,在强监管下苏州市施工工地扬尘治理逐步实现了从“要我治”到“我要治”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地扬尘,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成为了人们关注较多的一大环境问题。从苏州的扬尘污染治理来看,我国各地方的治理也越来越趋于精细化,一市一策,对症下药,不仅仅是苏州,其他各地方的扬尘污染也会取得质的突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