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0日,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开《辽宁省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要求,各地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工作方案,并于2021年6月底前报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实施意见提出,要统筹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推动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管理手段、模式、理念创新,提升运行管理效率和事故监测预警能力。
目标是:
到2021年底前,各城市要制定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和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建立完善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梳理汇总核实既有普查成果,开展普查工作,鼓励各地级市建成一至两个普查和平台建设行业模板。
到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市政基础设施普查,梳理、核实已有数据,摸清底数,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和完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制定消除隐患计划。
到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全覆盖,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更加健全,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效率明显提高,安全隐患及事故明显减少,城市安全韧性显著提升。
实施意见明确,各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和地下管线(管廊)、地下通道、地下公共停车场、地铁、人防等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建立和完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城市地下管线(管廊)、地下通道、地下公共停车场、地铁、人防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有效衔接;补齐短板,提升安全韧性。
如加大老旧设施改造力度——
逐步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材质落后的老旧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设施权属单位要从保障稳定供应、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方面进一步加大设施更新改造力度。
如加强设施体系化建设——
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合流制污染治理,综合治理城市水环境。合理布局干线、支线和缆线管廊有机衔接的管廊系统,有序推进综合管廊系统建设。
完善城市管道燃气、集中供热、供水等管网建设,降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持续开展排水管网混接错接排查改造,促进能源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如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运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搭建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设施感知网络,建设地面塌陷隐患监测感知系统,实时掌握设施运行状况,实现对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与预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