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还有最后一个月,储能市场依然风起云涌。有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我国已投运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6.5GW,同比增长9.8%,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最大,为89.3%。
众所周知,储能对于促进电力消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新能源+储能已成趋势,各项政策也纷纷利好储能行业发展。
如:今年7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随后,国务院顶层设计文件《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也提到,除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等开发之外,也要加快布局新型电力系统。
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左右,省级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
(注:1GW=100万千瓦) 另外,据业内人士分析,国家发改委此前发布“扩大市场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的通知,峰谷电价价差拉大也将利好储能行业。虽然储能行业目前仍处在商业化、规模化初期,但随着企业、资本入局,储能未来势必会成为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宁德时代: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新增规划产能达745GWh。其中主力包括宁德时代、中航锂电、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瑞浦能源、聚创新能源等。
宁德时代加速布局储能赛道的势头十分明显,在8月曾公告称,拟募资不超过582亿元,投资7个项目,包括新增锂离子电池年产能约137GWh、新增储能电柜年产能约30GWh。宁德时代在公告中还表示,随着全社会的清洁能源发展趋势日渐明朗,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即将迈入“TWh”时代。
华为:今年6月,注资30亿的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据介绍,华为数字能源具有10年以上储能系统研发及超过8GWh储能系统应用的经验积累,为行业提供了“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在10月16日,华为能源成功签约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规模达1300MWh,抢跑市场的信号不断释放。
此外,《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也均鼓励开展新能源及储能业务合作。按照宁德时代转引GGII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提升至20%以上,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100GWh。全球储能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