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机构改革后,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从过去以项目准入为主向既抓宏观又抓微观的全流程管理转变,逐步构建起“三线一单”为空间管控基础、项目环评为环境准入把关、排污许可为企业运行守法依据的管理新框架。
湖州市安吉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建立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及基于生态环境质量的精细化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协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试点开展排污许可制度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改革,探索建立“环境质量-三线一单-排污许可”的响应机制。
创新“三类方法”,助推产业发展
利用“三线一单”对不同单元的差异化政策,对企业施策,分类引导,规范发展,创新提出“加减法”“升降法”“差异法”分类管理方案,切实解决排污总量不足、部分企业环境管理不合规等问题,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在安吉县竹产业整治过程中,对一些小型竹木家具企业散乱分布于多个乡镇、藏匿于居民家中,无手续、无配套治污设施的问题,安吉县通过关停、搬迁入园、整治提升、完善手续等措施,顺利完成竹木家具行业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安吉县10个乡镇分别建成14个小微园区、建设一座竹拉丝废水处理中心和一座活性炭吸附脱附中心,实现了竹木家具小微企业的集聚发展、废水的集中处理和危废的减量增效。
实施绩效分级,创新监管模式
本次试点改革结合固定源摸底和清理结果,制定了《安吉县家具行业绩效分级标准》,并利用数智环保平台的评价模型,依照环保码制定差异化“分级管理”模式:“红码”、“橙码”企业强化监管力度并提高服务频次,“黄码”企业重点整改提升,“蓝码”企业加强服务指导,“绿码”企业“无事不扰”并优先纳入“正面清单”;分类、分行业形成个性化的“数智执法”清单。
强化数字赋能,提高服务效能
为解决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执法监督、辅助决策以及环评质量把关的痛点、难点,充分发挥数字化先发优势,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安吉分局建设开发了“安吉县排污许可与‘三线一单’一体化应用平台”。平台采用空间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大数据应用,在基于GIS的电子地图上实现空间信息可视化、准入研判自动化、巡查执法精准化。
一是建设项目准入智能化应用场景。在建设环保基础数据库基础上,自动研判建设项目与相关规划、政策文件要求的位置符合性及准入要求符合性。结合安吉县产业准入相关政策文件,对规划管控措施及准入要求进行矢量化和本地化处理,通过选择或输入项目位置、行业类型、工艺及其它相关信息,经后台大数据分析,实现自动研判审批项目与相关法律法规、空间规划以及功能区划准入要求的合规性,自动判断项目环评类别、三线一单管控区,自动生成评估报告,实现建设项目环境准入规划符合性评估一键完成。
二是固定污染源数据应用场景。设置现场巡查模块,实现排污许可、环评信息和证后执法监管信息共享联动。共享排污许可证信息,提高依证执法效率;共享环评审批信息,设置新审批项目提醒功能,及时将新建项目纳入监管范畴;共享监督性检查信息,一方面为审批部门项目审批过程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在线展现企业存在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地检查、指导、帮扶。
安吉通过探索排污许可制度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试点改革工作,创新提出了“加减法”“升降法”“差异法”的分类管理方案,开发建设安吉县“三线一单”准入、排污许可证管理与证后监管一体化应用平台,初步形成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基础、以环境影响评价为把关、以排污许可管理为主线的系统性固定源管控新模式,为全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安吉示范样板。
原标题:湖州安吉探索开展排污许可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改革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