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十四五”期间引领能源革命的规划文件出炉了!
2022年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编制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下称《规划》)公开发布,从能源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布局、产业链现代化等方面,为未来五年及之后的能源体系建设制定了目标。纵览全文,不难发现,能源领域绿色低碳变革仍将加速推进。
“十四五”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期、窗口期,重要性不言而喻。由《规划》也能推测出我国能源体系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方向:
一、深挖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
《规划》明确,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为此,将“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
也就是说,风电、光伏的发展仍要加快。具体来看,除此前已划定目标的风电光伏大基地、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工业园区屋顶光伏、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深海海上风电等关键词也出现在了文件中。下一阶段,推广清洁能源的形式将比当前更加多样,有条件建设风电、光伏的地区、场景等都将继续被开发。
二、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加速
《规划》提到,为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将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挖掘电源调峰潜力。同时,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发展,发挥储能消纳新能源、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应急供电等多重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前不久,《“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已着重强调过“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
这样看来,新型储能行业市场空间有望迎来爆发式扩张。且储能应用场景还将进一步拓展,如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甚至,《规划》还鼓励探索储能聚合利用、共享利用等新模式新业态。
三、终端应用电气化水平提高
近几年,曾以化石燃料为主的锅炉、窖炉、汽车等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均在不断提升。表现在新能源汽车上,2021年全年纯电动汽车销量273.4万辆,同比增长173.5%,预计今年渗透率可达22%。
对此,《规划》指出,将全面深入拓展电能替代,具体到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等各方面,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明确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20%左右。当然,充电桩及换电站建设也需要提速,以推进车桩协同发展。
四、推进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
《规划》在“优化能源发展布局”章节中提到,要统筹提升区域能源发展水平,包括推动西部清洁能源基地绿色高效开发、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水平提升,实现可再生能源应用尽用。
另需加大西部地区能源就近开发利用效率,如“东数西算”工程等就是很好的示范。与此同时,“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格局将进一步扩展,跨区域搭建电力和油气输送通道的进度将加快,涉及多能互补输电通道、特高压网架建设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