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的任务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生态环境部首次开展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共筛选出18个美丽河湖案例(其中第1~9个为优秀案例、10~18个为提名案例)。自2022年3月起,我们推出“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栏目,对上述案例的突出问题、主要做法、治理成效、经验启示等予以展示推广,供各地互相学习借鉴。
陕西汉江(汉中段)
汉江,发源于陕西汉中宁强县大安镇嶓冢山,汉中境内长270公里,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水源之一。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低,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环境准入门槛高,环境风险防范任务艰巨,协同推动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压力大,保护汉江(汉中段)优良水质面临严峻挑战。
汉中市委、市政府坚决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不断强化制度建设、法制保障和刚性约束,确保汉江出境水质持续保持Ⅱ类以上。
一是建立完善机制体制。成立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秦巴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颁布实施《汉中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岗位责任清单》《汉中市汉江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试行)》。
二是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关停皂素、造纸等高污染企业38家。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000余个,完成秦岭区域118座小水电整治。544个矿山开采点基本治理到位、恢复面积736公顷,稳步推进10座硫铁矿环境综合治理。
三是持续加强能力建设。11个县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完成中心城区10个雨污分流项目,37个沿江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523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运,新增配套管网216.4公里,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配备率达到98.4%,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9.8%。
四是不断强化流域治理。“十三五”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保存面积1582.4平方公里,造林绿化93.9万亩,恢复湿地3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79%,实施宁强汉水源、南郑濂水河等45个流域治理项目,不断筑牢水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五是有效防范环境风险。2015年以来累计投资2.48亿元,沿316国道新建应急池、导流槽,放置应急沙袋,安装路、桥应急闸阀等。全市72座尾矿库建立“一库一档”,实施远程视频实时监控。开展汉江流域南阳实践“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编制,与四川、甘肃临近地市签订联防联控协议。
六是大力推进资源转化。建成人水相亲的天汉湿地公园,编制了《汉中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率先在全省组建县域“两山资源公司”并实现县区全覆盖,签约一批水资源保护、水产品开发、旅居民宿等“两山”资源项目。
近十年,汉江(汉中段)水质持续保持优良,出境水质达到Ⅱ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全部达标,森林覆盖率63.79%,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汉中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不断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颁布地方法规,严厉查处涉水环境问题,建立拓宽“两山”转化通道,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水清岸绿的汉江福祉。汉江模式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地理位置敏感的重要流域源头水质保护与治理提供借鉴。
原标题:美丽河湖优秀案例(15)| 陕西汉江(汉中段)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