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5月9日公开发布《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展目标:
合理控制能源资源消费强度和总量,高碳能源占比持续下降,资源产出和循环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循环型产业和社会体系基本形成,为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能源节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能源消费强度持续下降,主要用能领域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主要工业产品单耗达到(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得到合理控制,煤炭等高碳化石能源占比进一步降低。推动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
——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增强。资源产出率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部分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努力实现全市固体废弃物近零填埋。
——循环型社会基本形成。建成覆盖工业、农业、城建、生活等领域的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消费理念的氛围更加浓厚,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推广。

主要任务:
一、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原则上不得新建、扩建。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自备电厂清洁化改造,全市煤炭消费量下降5%左右。到2025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30%以下。
二、推进能源资源节约。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导向,大力推动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向更高端转型升级。实施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行动,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耗能系统,制定能效提升路线图,集中推广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改造等节能技术。
三、打造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冶炼废渣、脱硫石膏、粉煤灰、焚烧灰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的高水平利用。结合城市更新和报废汽车拆解等工作,推动废钢资源化利用,搭建全国领先的废钢铁产业供应链平台。推进飞灰、废酸等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四、构建循环型社会体系。全面落实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规范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探索湿垃圾资源化新工艺,拓展资源化利用方向,打通产品出路,提升利用价值。到2025年,生活垃圾焚烧能力达到2.9万吨/日,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11350吨/日。
五、推进建设领域循环发展。大力推进工程渣土等废弃物源头减量,持续推进装配式和全装修建筑,推进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同步设计与施工,探索实施建筑工程废弃物排放限额管理。开展疏浚底泥的全过程、全覆盖跟踪监管,加强检测分析和分类处置。
六、发展循环型农业。拓展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等多种离田利用方式,到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左右。健全废旧农膜、黄板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量回收。
《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全文见附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