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在16位院士、30多家提名机构和100余位提名和评审专家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环境技术进步奖”圆满完成,31个项目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的获奖成果包括国际专利15项、发明专利471项、实用新型专利等其他知识产权550项;2018-2020年,相关产值高达500亿元,实现利润100亿元,充分体现了我国环境技术创新跑出的加速度。
我会将陆续发布获奖项目简介,供社会各界人士参考。
(注:所有发布材料均由获奖单位提供。)
项目简介
我国农药、化工、钢铁等大型复杂污染场地具有污染程度重、污染种类和分布复杂、修复开发需求迫切等特点,修复管控过程面临二次环境影响大、工程缺少弹性、资源能源投入高、专业技术装备信息化水平低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将绿色可持续理念方法和技术工具在实践中充分体现。项目团队构建了面向大型复杂污染场地绿色修复和可持续风险管控的“绿色修复-监控预警-污染防控-弹性管控-价值提升”关键技术体系和集成应用模式。
(1)阐明了复杂场地修复可持续度评估理论,构建了修复强度与可持续度评估框架指标,提出了土壤物质流分析动态表征技术,开发了适合国情的基于可持续科学理论的大型复杂污染场地修复管控与土地开发评估技术体系工具。
(2)开发了修复施工二次污染监控预警平台,实现了基于实时监控硬件系统和恶臭溯源-模拟-评估的三维可视化二次污染监控预警能力;研制了高效抑制恶臭扩散关键技术设备。
(3)研发了绿色修复核心技术装备,其中高效节能原位燃气热脱附大规模集成技术使能耗成本降低30%-40%;绿色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材料与技术装备组合有效缓解了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临近目标值时继续下降困难所产生的拖尾现象;低渗透地层高压劈裂强化修复集成技术装备将修复效率提高1.5 倍。
污染土壤修复物质流分析概念模型
(4)形成了可持续风险管控技术体系,构建了近零碳排放与弹性可持续风险管控关键技术集成应用模式,提高了复杂污染场地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它突发事件弹性;开发了基于棕色土方理论的风险管控与生态景观建设耦合关键技术,节省开发周期14%。
项目发表论文54篇、专著6部,参与编制8项行业技术指南。4 项成果入选2020 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1 人入选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领军人才,1 人入选国家环境保护专业青年拔尖人才,1 人获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荣誉称号。成果应用于东方化工厂、天津农药厂、杭州钢铁厂等20 余个项目,为我国大型复杂污染场地绿色修复与可持续风险管控提供了成套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支撑。
获奖感言:
“十四五”是我国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重要时期,随着我国土壤污染修复领域日益完善,修复市场飞速发展、修复技术日趋多元,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迫切需要从过去的以治理污染、防范风险为目标的单纯修复管控工程,向以服务区域绿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的绿色可持续修复与风险管控进行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思考、拓宽视野、创新思路,从智能修复装备、监控预警系统、施工过程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修复施工二次污染防控、量化修复施工二次环境影响、提升修复管控社会综合效益,将土壤污染防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碳减排碳达峰和土壤资源永续利用等目标相结合,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为切实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全局夯实大地根基。
结语
为鼓励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环境技术创新体系,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社会科技奖励编号0299号),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于2018年设立了面向全国、面向产业的“环境技术进步奖”。该奖项聚焦环境应用技术成果,不授予环境学科基础研究、环境管理研究等软科学成果。
欢迎各界环保人士,积极参与2022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相关工作。
原标题:2021环境技术进步二等奖 | 大型复杂污染场地绿色修复与可持续风险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