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处理污水,膜技术应该是重要的工艺手段之一。膜技术可去除水中的盐分、胶体、微生物细菌等。目前,膜技术可以大致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与反渗透膜,它们最直接的不同在于过滤精度。微滤膜的过滤精度在0.1~50微米,超滤膜的过滤精度小于0.1微米,纳滤膜过滤精度0.001微米,反渗透膜的过滤精度则在0.0004微米。
可见,反渗透膜的膜孔径更小,在相同的污水处理需求下,反渗透膜的处理能力更强。此外,反渗透膜还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等多项特点。不过,膜技术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是膜污染,若污染持续严重,反渗透膜的处理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故,如何控制膜污染,降低损耗,延长膜的使用寿命极为重要。
据了解,膜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活性污泥混合液,目前对污泥混合液各项参数的检测是膜污染研究的方向之一。主要的,污泥混合液的环境复杂,其中包含了多种污染因素,污泥浓度、粘度、溶解氧、污泥絮体大小分布、混合液中生物相、污泥混合液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浓度等。
反渗透可以说是当前污水处理中较为精细的一款过滤系统,相反的,也是较容易被污染污堵的过滤系统。反渗透膜污染控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反渗透膜污染如何控制?
总结来看,反渗透膜污染物质包括油、胶体、生物细菌、铁离子、铝离子、高分子有机物COD等,因此解决思路就要从以上污染物质出发,彻底去除上述污染物或抑制钙镁结垢,才能进一步做好反渗透膜污染控制的工作。
预防反渗透膜污染,有业内人士提供了一套方法:在砂滤前可以添加特种膜絮凝剂,快速和油、胶体、细颗粒、微生物、铁铝离子、高分子有机物形成絮凝物,通过砂滤过滤掉,最后再添加阻垢剂抑制钙镁硅结垢。
具体而言,预防结垢,可投加盐酸或加阻垢剂,促使碳酸钙维持溶解状态;控制有机物污染、微生物污染,可在预处理中添加杀菌剂,日常使用较多的氯杀菌剂,以延缓反渗透膜的污染,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此外,降低运行压力,定期对膜元件进行物理清洗、在线化学清洗,规范系统启停操作及停运保护措施等都将减少膜污染的可能性,有效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可以肯定,反渗透膜污染控制技术将在未来不断增多,“膜法”水平也将不断增强,污水深度处理成熟路线生成中!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