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2日,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通知”,下文简称《规划》。
《规划》提到,“十三五”时期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有效修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能耗双控指标高效完成、清洁能源利用率逐步提高,树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各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十四五”时期碳减排任务艰巨、绿色低碳发展基础仍不足、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不断加剧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尚有待完善等挑战。
基于此,《规划》提出四方面目标:①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系统碳汇持续增加;②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8.6%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100%,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达到3%,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5%;④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大幅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④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现代化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全面建立。
具体指标见下表:

《规划》还明确四项这重点任务,包括:
(一)推动呼伦贝尔市能源和工业领域碳排放达峰
呼伦贝尔市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工业领域。能源领域主要是发电和产热产生的碳排放,工业领域排放涵盖了有色、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工、建材等行业化石能源消耗的直接排放。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呼伦贝尔市应重点推进能源和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种能源综合化、终端能源电气化为抓手,寻找聚焦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传统工业低碳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二)碳产业体系建设重点项目
传统产业结构优化项目:统筹产业政策和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方面技术标准,依法依规,有序推动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围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加快有色金属、化工、水泥建材、煤炭、电力等传统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挥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
(三)提高农牧业适应能力重点工程
黑土地保护利用工程: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到2025年全市达到1100万亩。在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开展保护性耕作,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3250万亩(650万亩耕地每年全覆盖重叠实施1次)。
(四)提高自然生态系统适应能力重点工程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修复各类退化草地150万亩以上,包括修复退化放牧场、退化打草场、沙化草地等。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开展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国家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已垦林地草原退耕还林还草及湿地保护工程。
(全文见附件)
原标题: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通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