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等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82.4万辆,同比增长61.6%。其中,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市场占有率达到 25.6%。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近几年备受关注。
此前几年,受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扩大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动力电池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一度造成电池原材料的供不应求。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9月21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曾一度跌到4万元/吨。随后,其价格开始不断上涨。2022年价格甚至一度接近60万元/吨。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2年11月18日发布《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就已指出,近来随着下游需求及产业规模爆发式增长,叠加多重因素影响,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阶段性供需失衡严重,部分中间产品及材料价格剧烈波动超出正常范围;上下游对接不畅,部分领域出现囤积居奇、不正当竞争;部分环节产能盲目扩张,低质低价竞争时有发生。
不过,随着车企纷纷下场布局动力电池,以及动力电池企业产能的扩充,电池价格正逐步回归理性。
根据高工锂电网消息,开年以来,锂电主材方面价格相较2022年12月降幅呈现不同程度地下滑,电池级磷酸铁锂价格降低幅度超过10%,中高镍三元材料价格下降3%左右;部分负极材料也给出了5%的价格降幅;六氟磷酸锂价格下降至20万/吨,相较12月下降达到20%,电解液降幅在4%-7%左右。
行业人士表示,目前碳酸锂的价格存在部分回落,一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放缓产生的供需关系变化,二是我国锂矿储量探明进一步扩大,原材料有一定程度的解决。
整体来看,2023年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增长的同时,锂电价格有望好转并逐渐趋于理性。
部分资料、数据来源:高工锂电网、新京报、上海证券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