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碳”本穷源、持续发力,杭州碳监测体系建设成型
资讯中心


“碳”本穷源、持续发力,杭州碳监测体系建设成型

2023-03-07 08:27:41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关键词:碳监测环境监测阅读量:13559

导读: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作为前锋队伍,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汲取经验,开辟道路,旨在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城市温室气体监测体系,纳入现有的庞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当中,以期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推广,深入践行“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型监测机构”要求,把科技兴站作为强身之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开设“监测前沿交流”专栏,分享国际、国内最新生态环境监测科研成果和研究动态,在新征程上推动监测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创监测科研事业发展新局面。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决策部署,杭州市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1年9月,杭州被生态环境部列为碳监测综合试点城市之一,秉持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谋划,借势借力,高标准推进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
 
  2022年,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纳入市委《2022年杭州市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工作计划》。截止2022年年底,杭州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试点工作,碳监测评估试点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全市范围内已基本建成“6+22+2”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组网(“6”个高精度监测点、“22”个中精度监测点、“2”个碳汇监测点),并完成了5个站点8个月的全指标手工监测数据积累和2020年高分辨率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建立了三种模式的同化反演模型,初步实现业务化运行。
 
  杭州试点工作一直以来紧扣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要求,在杭州市生态环境局领导下,由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具体实施。试点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坚持谋定后动,科学实施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设立技术专班,集合大气监测、现场采样、仪器分析等多部门技术骨干集中攻坚。建立例会制度,协调推进机制,研读专业文献,定期讨论关于碳中和、碳监测、碳源汇方面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吸收先进经验做法,边探索边实施边优化。试点实施以来,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共召开专题讨论会20余次,召开专家咨询/评审会4次,前期的充分调研和精心准备确保了试点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坚持全面布局
 
  一是类型全,杭州试点搭建的“6+22+2”温室气体监测组网包含“6”个高精度监测点、“22”个中精度监测点、“2”个碳汇监测点。监测种类涵盖了试点方案所有必测和选测点位,分布于全市6个区县,按照城市主导风向和大气温室气体“高中低”浓度梯度设定,分别代表建成区、工业园区、郊区、山区等用地类型上方的温室气体浓度。二是指标全,监测指标涵盖了试点方案必测和选测项目。高精度站点配置全指标监测(CO2、CH4、CO、N2O、气象参数、14CO2、HFCs、PFCs、SF6、NF3,景芳站点额外配置13CO2指标);碳汇监测配置塔顶涡动、塔身5层廓线以及塔底土壤监测,实现了森林中自上而下的CO2、H2O通量监测。三是模式全,杭州试点工作基于天地空一体化的多源温室气体监测数据,集成三套不同数值模式(WRF-CMAQ、WRF-GHG及双向耦合WRF-CMAQ)和同化算法,相互对比论证、优化融合,开展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反演模拟研究。
 
  坚持资源整合,协同推进
 
  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坚持自身主导,充分整合部门、高校、企业资源力量,协同推进试点工作。一是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先后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西湖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与工程技术大学建立深入合作关系,利用高校科研优势提升试点水平。截至目前,已成功立项2项市科技局课题,并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和碳中和研究中心,实现了浙江农林大学临安天目山碳汇监测站点数据免费共享,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精度监测设备免费使用;二是与气象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多次赴城区馒头山气象站、临安气象本地站、临安大明山气象站调研学习。充分利用气象部门全市气象站、雷达站等已有资源,开展高、中精度站点建设工作,其中大明山背景站由气象站与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合作筹建,实现了数据共享;三是提供试点平台,联合企业推动产业发展。项目采购杭州谱育科技生产的大气中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浓度在线监测服务,在国内首次开展含氟温室气体业务化自动监测,后期将为更多国产设备提供温室气体手工监测和仪器自动监测比对平台,助推国产设备在温室气体监测领域的实际应用。
 
  坚持试点引领,扎实碳污同减基础
 
  根据碳污同源特性规律,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有效结合碳监测试点和常规监测工作,计划在大明山和主城区(拟建)建设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高水平观测点,点位在监测温室气体组分的基础上,同步设置常规环境质量、颗粒物组分、光化学组分、气象参数、大气能见度、光学性质及污染物毒性等多指标,开发数据综合展示平台、预报预警平台和温室气体反演平台,对杭州市大气开展全面立体观测,推动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实现协同治理。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作为前锋队伍,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汲取经验,开辟道路,旨在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城市温室气体监测体系,纳入现有的庞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当中,以期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下一步,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继续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试点工作的要求,建立完善杭州本地化碳监测评估体系,严格把控监测质量,加强数据分析,提升业务化碳监测能力,力争早日获得系统性成果,为全国碳监测工作提供杭州经验,为区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供稿|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原标题:监测前沿交流 | “碳”本穷源 持续发力 杭州碳监测体系建设成型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