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全国2023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霆在会上分享了重庆“无废城市”的经验做法。
据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霆介绍,近年来,重庆市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庆要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殷殷嘱托,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重庆将高质量推进全域无废、数字无废和川渝无废共建,聚焦成渝、聚焦特色、聚焦改革、聚焦数字化,更好地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延伸阅读
数据看巴渝“无废城市”建设成效
◆印发“十四五”“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30余项规划方案。30个区县印发实施方案, 共明确2476项任务清单、659个项目工程。
◆落实累计市级“以奖促治”7550万元资金支持各区县“无废城市细胞”建设、“无废指数”发布及“无废城市”宣传等,建设24类1500余个细胞。
◆加快实施重庆市“十四五”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静脉产业园规划方案等,统筹推进8类固废设施科学布局,重点打造24个静脉产业园。
◆建成投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75座,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68座,建筑垃圾处理设施87座,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47座,大中型
再生资源回加工基地25个,分拣中心(打包站)500余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7800余个。
◆组建3个固废综合利用平台,建成固废科技创新平台12家,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8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61%,民用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60%。
◆推进无废设计,搭建汽车制造企业“无废”技术标准体系174项。
◆推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装备36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36项,中心城区工业固废产生强度0.09吨/万元。
◆建成市级绿色工厂和园区27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园区89家、绿色设计产品60种、绿色供应链8条。
◆对危险废物年产生量50吨以上的600家企业和150余家经营单位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国内率先启用“报废机动车回收数字化管理平台系统”,2022年,全市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22.04万辆,同比增长42.16%。
◆建成小微企业危废综合收集转运设施41个,服务小微企业数量由200余家增加至9000余家。
◆危废跨省转移“白名单”从川渝两省增加到滇黔川渝湘豫等6省,危废种类由3种增加至59种。
原标题:重庆市在2023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