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全文实录丨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3年第7次新闻发布会

资讯中心


全文实录丨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3年第7次新闻发布会

2023-07-28 10:52:46来源:甘肃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环境执法阅读量:18518

导读:近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3年第7次新闻发布会,向媒体记者介绍全省生态环境执法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7月27日上午,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3年第7次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司翔峰出席发布会,向媒体记者介绍全省生态环境执法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回答了记者有关提问。发布会由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处处长杜海平主持。
 
  主持人杜海平: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第7次新闻发布会。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严格生态环境执法,助力美丽甘肃建设”,我们邀请到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司翔峰同志,他将向大家介绍全省生态环境执法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甘、省市十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
 
  首先,我先通报下2023年6月份全省环境质量状况情况。
 
  2023年6月,全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18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46微克/立方米;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87.9%。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7.3%,劣Ⅴ类水体比例为1.4%;剔除本底影响后,32个地级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标。
 
  下面,请司翔峰同志介绍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有关情况。
 
  司翔峰: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介绍一下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有关情况。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生态环境执法机构83个(市级14个,县级69个),编制1653名,实有执法人员1448名,其中一线执法人员938名。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184项(行政处罚166项,行政强制18项)。执法监管对象包括排污企业11043家,建设项目3089家,水源地1192个,自然保护地126个。确定省级污染源重点排污单位965家,安装在线联网企业577家1593个监测点,安装动态管控系统204家企业285个站点,安装用电智能管控系统60家企业527个点位。2022年以来,甘肃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锚定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我省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全力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各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日常监督执法。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统筹各业务领域监管需求,科学制定实施年度抽查检查计划,综合考虑信用等级、正面清单等情况,并实施动态调整。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日常监管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依托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污染源监管对象库和检查人员信息库,实现对监管对象和检查人员的分类标记、动态调整。2022年以来,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现场检查排污单位17093家次,非现场检查排污单位2244家次。全省共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1007件,实施“五类案件”(按日连续计罚、限产停产、查封扣押、移送行政拘留、移送刑事立案)57件。2023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统筹调用全省执法骨干,发挥专家团队支撑作用,先后对兰州市、酒泉市、甘南州等7个重点区域开展了3轮次交叉监督帮扶,累计发现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数据造假、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等违法违规问题300余个,将持续跟踪督办,帮助指导企业整改问题,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二是紧盯重点领域,实施专项执法行动。先后部署开展建设项目“三同时”及自主验收、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执行、碳排放报告数据质量等7个专项执法行动。省生态环境厅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通过环境管理数据分析、信访问题摸排以及日常调度统计,向市州推送问题线索60余条。各地采取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专责组、开展交叉执法等方式,开展专项检查2945家次,查找解决了一大批重点领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连续2年联合省公安厅、省检察院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全省共查办涉危废和自动监控数据造假案件27件,其中移交公安机关14件。联合省公安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市场监管局开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查办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件10件,向省市场监管局移交1件。开展黄河流域固体废物倾倒排查整治工作,生态环境部两批次交办我省的217个问题点位全部完成现场排查核实。全力推进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已交办的4509个排口填报完成整治3903个,填报完成率86.56%。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排查整治。按照省政府统一安排,全省重点围绕河湖整治、生态保护、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高质量发展、问题整改等6个方面24类问题全面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期间,全省上下紧扣生态第一、保护优先总基调,突出生态环境领域全要素排查,共排查发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178个,已经完成整治171个,剩余7个正按计划推进整治。共取缔非法入河排污口398处,整治超标排放入河排污口1276个。通过排查整治,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我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全省参与人数超过5万人,对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的知晓率超过95%,总体满意度达到98%。
 
  四是优化执法方式,建立完善制度机制。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违法线索移交办法(试行)》,建立生态环境违法线索移交机制。发布7期49个典型案例,为各地开展行政执法提供指导。将污染物排放量小、环境风险低、环境管理规范的1265家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实施差异化管理,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对清单内企业实施非现场检查3841家次,指导帮扶1869家次。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组织召开联席会、重大案情协商会,对省级掌握的重点问题线索进行会商讨论,联合省公安厅和省检察院对6个重点案件实施省级联合督办,整理发布典型案例5个。落实柔性执法要求,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指导各地包容审慎开展监管,尽可能减少行政执法行为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依法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生态环境危害后果,或初次违法且生态环境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2022年以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共实施免于行政处罚案件85件。
 
  五是持续夯基垒台,加强执法能力建设。部署开展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作风能力建设专项整治,从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廉洁建设5个方面开展大排查大整顿,执法队伍人员缺编、在编不在岗、车辆装备不足、内部管理不严、能力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部署执法队伍“四查四看”行动,强化责任落实、激励担当作为、狠抓作风建设、推动依法行政。制定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任务台账》,明确60项建设任务,指导各地对标对表、逐项落实。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持续强化“全年、全员、全过程”,积极采用业务培训、知识竞赛、现场比武等方式,切实提升综合执法能力。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市县生态环境执法机构建设标准,部署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创建工作,创建项目纳入2023年度全省第一批创建示范项目目录,目前已有6个市州提交创建申请。举办2期生态环境执法干部岗位培训,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和在线监控2个执法实训基地并组织2期实训,累计培训400余人次。统筹推进新式执法服装配发工作,省级和14个市州已全部完成服装配发。
 
  下一步,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认真贯彻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会精神,主要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重点任务、把握关键环节、解决突出矛盾,坚持严的主基调,突出依法精准科学执法,为建设美丽甘肃提供坚强执法保障。
 
  第一,推动执法监管效能再提升。一是进一步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充分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健全完善“两库一单”,做好数据融合分析,加强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厅内业务处室的协调配合,高效统筹执法资源,科学合理开展抽查检查。二是进一步加强非现场监管。以自动监控为主,融合卫星遥感、动态管控、用电用能监控、无人机巡查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作用,精准发现违法线索。强化非现场监管制度落实,加强督办核查力度,指导帮扶有关企业及时整改问题,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三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手段运用。继续狠抓移动执法系统使用,推动移动执法全覆盖,结合实际优化完善系统“清单式”执法功能,提升现场执法效率和规范性。规范处罚系统填报,明确填报时限和填报要求。四是进一步加强“两法”衔接。提高“两法”衔接各项制度机制落实质量,加强同公安、法院、检察院及司法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强对证据认定、提前介入、协同办案等方面的共识,提高移交效率,提升衔接实效,确保生态环境部门发现的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应移尽移、应查尽查”。
 
  第二,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再加强。一是高标准完成生态环境部安排部署的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完成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打击危险废物和监控数据造假,建设项目“三同时”及自主验收,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执行,垃圾焚烧发电,碳排放报告质量等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对市州生态环境部门的调度督导,对任务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地区开展专项督导。二是针对性谋划开展全省专项执法行动。根据省本级掌握的各地区、各行业、各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针对环境质量下降明显、超标排放问题频发、环境信访反映集中、转办督办问题频出等情况,适时采用交叉检查、重点检查等方式开展省级专项执法行动,集中力量解决生态环境违法问题。三是完成好各级各类转办督办线索核查。建立健全厅专案查办机制,加强同有关业务处室、技术支撑单位以及属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协作配合,发挥技术优势,提升重点转督办线索的查办效率和质量。四是开展好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国全省扫黑除恶工作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的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继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涉黑涉恶线索和行业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结合工作实际,多渠道摸排线索,着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不断建立健全源头防范机制,针对行业监管方面的短板弱项,建章立制,补齐监管漏洞。
 
  第三,推动执法能力基础再夯实。一是提升执法大练兵活动成效。指导各地生态环境部门高质量落实大练兵“五个一”要求,切实做到“全员、全年、全过程”练兵。高标准组织省级执法大练兵比武竞赛,确保公平公正。提升案卷评查质量,充分借助执法专家和法律专家等技术力量,结合我省实际找准问题症结,实现以评查促提升的目标。二是提升执法机构建设水平。指导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对标对表执法队伍建设台账所列指标,逐条逐项抓落实、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扎实开展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一批规范化建设“样板间”,利用比武竞赛、岗位培训等时机组织观摩学习,凝练转发建设经验,带动全省生态环境执法机构总体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三是提升执法实战实训能力。进一步建好用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实训基地,结合行业特点和生态环境监管执法要点设置实训科目,组织模拟执法考核,以实训促实战,提高执法能力。四是提升执法制度落实质量。进一步健全完善我省生态环境执法制度体系,强化“三项制度”、执法稽查、效能评估、正面清单等制度落实质量,切实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谢谢大家。
 
  杜海平:感谢司翔峰同志的介绍。下面,进行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媒体名称。
 
  央广网记者:当前,全省经济保持稳中有进良好态势,生态环境执法在服务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司翔峰:近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优化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努力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
 
  一是促进规范执法,扎牢制度“篱笆”。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2023年版)》,新增执法事项22项,为全省生态环境部门依法执法提供了制度依据。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指南(2023年修订版)》,进一步规范我省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程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严格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不断优化行政执法方式、打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等四个方面提出18条措施,既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又突出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宽严相济,既保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又强调夯实基础、创新发展,为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是包容审慎执法,优化执法方式。全面推行正面清单管理,将污染物排放量小、环境风险低、环境管理规范的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并实施动态调整,推动正面清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加强非现场执法,对正面清单企业,原则上只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用能监控、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过程中,每年首次被抽查到的企业可免于现场检查,大力减少正面清单企业迎检负担。依法开展柔性执法,综合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告诫、行政建议等非强制手段,教育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自我纠错。强化科技赋能,充分发挥自动监测、动态管控等信息系统的分析预警功能,及时发布预警通报,督促企业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先后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动态管控视频监控综合分析,对25家企业存在的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超标后陡降、陡升陡降、修改参数等问题进行了现场帮扶。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对162家污水处理厂329个点位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为97.1%,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省级发布《非现场执法预警信息月报》《全省自动监测数据涉嫌超标企业公告》各5期,其中:涉嫌违法企业预警135次、涉嫌超标企业135家次,查处110家次,查处率81.48%,处罚5家次,处罚金额9.32万元。
 
  三是加强监督帮扶,提升执法“温度”。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监督与帮扶并举,按照服务、指导、帮扶、整改多策并用的原则,开拓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强化执法帮扶,指导企业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2023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专项帮扶活动、化工园区监督帮扶活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问题帮扶活动,邀请第三方技术专家现场指导,重点对企业环保“三同时”及竣工验收、污染物控制排放、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等情况进行全方位全流程“把脉问诊”,帮助企业查找分析超标原因,同时为企业宣传普及当前生态环境政策法规,提高企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平。谢谢!
 
  全国基层党建网记者:今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开展了多轮次生态环境交叉监督帮扶,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发现了哪些问题,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司翔峰:监督帮扶工作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2023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已部署开展3轮次交叉监督帮扶,通过监督帮扶,集中优势力量着力推动解决重点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合法生态环境权益。
 
  一是问题导向促落实重点针对空气、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及在线数据超标情况严重企业所在区域进行帮扶。检查开始前,通过信访问题排查、环境管理数据分析以及日常掌握工作情况,提前梳理问题线索,推送问题清单,各帮扶组随即采取“四不两直”、夜查、测管协同等方式直接对相关企业进行检查,确保检查发现“真问题”。既关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典型问题和突出短板,又关注区域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切实推动相关问题整改措施落地见效,区域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有效提升。
 
  二是技术支撑提效能邀请生态环境部华南所专家先后两次对我省新投产的10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开展专项监督帮扶,实现全覆盖。邀请省内行业技术专家参与对金昌、陇南等7市26个县区88家企业进行了交叉检查,发现企业环保手续、排污许可制度执行、危险废物管理等方面问题300余个,并向市州交办问题线索。
 
  三是锻炼队伍强能力坚持把交叉监督帮扶作为培养锻炼执法队伍的重要阵地,邀请生态环境部专家指导帮扶开展工作,选派优秀执法骨干参加全国监督帮扶,抽调市州执法骨干开展省内交叉监督帮扶,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先后选派70余人参加全国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11人受到表扬。先后抽调市州执法骨干30余人开展交叉监督工作,激发干部崇尚实干、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谢谢!
 
  中国环境报记者:在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能力提升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司翔峰: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认真贯彻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三抓三促”行动要求,以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以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为统领,在队伍建设、执法练兵、实战培训等方面创新破题、大胆实践,全力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实战促训、战训结合,加快提升基层执法人员能力水平。按照生态环境部《“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划》要求,坚持高标准、创特色、强实战,积极推动执法实训基地建设,挑选一批行业代表性强、治理工艺先进、设施设备完善、环保管理严格、师资力量雄厚的企业、高校及第三方机构作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练兵场”,依托“练兵场”组织常态化实战实训,精心设置模拟执法环节和典型“问题”,现场面对面、手把手教练检查方法和执法技巧,帮助参训执法人员熟悉掌握各类污染防治设施构造原理及查处方法要点,快速提升基层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目前,全省已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和在线监控2个执法实训基地并组织2期实训,累计培训248人次。
 
  二是示范创建、标杆引领,加快提升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水平。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创建示范活动方案》,从机构职能规范化、执法装备现代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机构管理制度化、执法办案信息化5个方面明确建设标准,有序推进6个市级执法机构规范化创建,加快打造一批规范化建设“样板间”,充分利用比武竞赛、岗位培训等平台组织观摩学习,凝练转发创建经验,带动全省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三是以学促练,以练促战,加快提升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主力军整体素质。2022年以来,我厅聚焦案卷质量、实战练兵、重点案件查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持续强化“全年、全员、全过程”,积极采用业务培训、知识竞赛、现场比武等方式,切实提升综合执法能力。联合省司法厅、省总工会开展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暨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比武竞赛活动,精心设置风采展示、知识竞赛、现场技能比武、单兵竞技等比赛科目,组织全省14个市州、42名执法尖兵同台竞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相关领导现场观摩后对我省执法大练兵比武竞赛活动的严组织、强创新、重实效举办给予了充分肯定。组织开展执法案卷交叉评查,邀请参与全国执法大练兵案卷评查的负责同志及专家,对我省参评案卷进行详细解析,解读《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指导各市州案卷审查人员召开案件审查专题研讨会、案件互评会,不断提升全省案卷质量和水平。谢谢!
 
  兰州晨报记者:在加强联合执法、形成执法合力方面,我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司翔峰:近年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持续推动《甘肃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中相关工作机制和制度有效落实,指导部分市州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公安、检察、司法等机关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办案指南、证据指引等文件。
 
  一是持续深入开展“两打”行动。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省检察院连续2年联合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并对重点案件进行跟踪督办,全省共查办涉危废和自动监控数据造假行政处罚案件27件,其中移交(移送)公安机关14件。
 
  二是持续深化“两法”衔接。省生态环境厅邀请省公安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2023年“两法”衔接联席会议、重点案件案情协商会议,商讨落实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具体事宜,形成会议纪要印发各地指导实践,对省级掌握的12条问题线索进行会商讨论,对6个重点问题实施了联合挂牌督办。
 
  三是推行生态环境违法线索双向移交。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五部门联合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违法线索移交办法(试行)》,建立生态环境违法线索移交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生态环境违法线索通报反馈、信息共享和定期会商机制,进一步密切配合协作,落实监管责任,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谢谢!
 
  杜海平: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原标题:全文实录丨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3年第7次新闻发布会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