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产业作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环保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栏目将聚焦生态环保产业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模式,深入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发布环境技术进步奖项,全面介绍行业内的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引导行业持续创新,加快数字、智慧、科技的融合赋能,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
2023-S-64
申报单位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海河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
天津市海河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
一、工程简介
建设和运行模式
EPC
投运时间
2018年3月14日
工程示范点
1.该项目地块主要污染物为人工合成麝香类物质,麝香属于新型污染物,国内外相关修复案例较少;麝香污染物嗅阈值低,异味大,该项目在修复技术和异味控制方面创新应用具有重大的突破。
2.该项目采用浅层重度污染削源+深层风险管控+长期深度削源多种技术联用,持续对地块污染物进行管控修复,减少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的总投资,整体工艺路线较经济;工程风险管控结束后需达到风险管控目标,在修复模式选择较为新颖。
3.本项目签订一块场地建设异位处置中心,在异地建厂进行污染
土壤修复,并对修复后土壤进行资源化利用;工程从修复模式选择及修复后土壤资源化利用管理方面在同类工程具有示范意义。
4.本工程地块近邻居民区,居民关注度极高,施工过程居民全程参与监督;且地块主要污染物麝香类物质嗅阈值低,施工过程异味控制是本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因此该项目在公众参与度高和异味控制方面有较强的工程借鉴和推广意义。
5.项目工艺设计充分结合了地块规划,针对地块与轨道交通重叠问题,充分结合了地铁设计要求,采取分类管控和地铁区域全部异位修复的解决方案,项目完工后,地铁站顺利建设,在国内同类项目中具有借鉴意义。
工程规模
本工程污染土壤总量约59.7万m3,地下水污染方量约25万m3;其中重度污染土壤异位修复设计方量16万m3,实际处置方量17.2万m3。
工艺流程
项目工艺路线综合考虑项目污染特征、周边环境特点、周边建设开发需求等因素,采用分阶段“污染源处理与工程控制修复相结合,同时配套风险控制”的修复总体策略。总体工艺流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清除浅层0——4.6 m重污染土壤异地修复和0——5 m地下水抽出处理,建设阻控收集系统和清洁土回填;第二阶段将外运的污染土壤采用异地修复及修复后合格土壤资源化利用;第三阶段为风险管控阶段。
项目整体工艺说明如下:
(1)非地铁控制范围:全场区建设垂直阻隔层,浅层重度污染土壤清挖区异地修复。对污染土壤清挖完成后,转运至异位处置场地,采用异位热脱附工艺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修复,异位热脱附修复后合格土壤进行路基填筑和烧砖处置资源化利用。
(2)地铁控制线范围:采用清除污染土壤的策略。清除该区域内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
(3)深层重度污染土壤区。第一阶段采用原位化学氧化工艺(ISCO)进行处置,去除大部分的污染物,确保长期管控后,地块内土壤中污染物浓度可达风险可接受水平。
(4)深层污染区(土壤和地下水):场地开挖验收完成后建设水平阻隔层、土壤气相抽提系统、地下水曝气系统、水位控制系统、全场区清洁土回填。风险管控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及长期监测。
运行效果
1. 本工程对地块采取水平阻隔+垂直阻隔,沿地块四周建设双排Ф850@1200三轴搅拌桩,深度20 m;水平阻隔铺设1.5 mm厚HDPE防渗膜。施工完成后厂界环境空气中VOCs、二甲苯、颗粒物、苯排放指标满足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限值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中表2其他行业标准限值。
2. 本项目根据地块污染特征,选用SVE/AS进行水平/垂直井的组合工艺,SVE采用水平排布(HSVE),AS采用竖直排布。HSVE管道全场区均匀分布;AS曝气井主要设置在地下水挥发性污染区域。经气相抽提处理后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乙苯和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059-2018)表2周界环境空气浓度限值要求。
3. 污染地下水统一收集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18)三级标准后。
4. 异位热脱附修复技术中污染土壤经过干化、破碎、筛分及磁选分离等进入回转窑,回转窑运行温度300℃、高温氧化室温度850——1100℃。修复后土壤中常规污染物最大值均低于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非常规目标污染物去除率达98.7%以上。
5. 修复后土壤烧制的成品砖中除石油烃外其他有机污染指标全部未检出,有机污染物去除率100%。
二次污染控制
1.本工程原场地尾气处理和污水处理站更换下来的
活性炭、污水处理站清理的污泥及化学氧化施工残留的药剂包装袋为危险废物,均委托第三方具有危废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施工过程开挖过程采用密闭车间,非开放区域进场全密闭苫盖,车间尾气有组织排放和厂界无组织排放均满足相关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2.异位处置场地施工过程全密闭苫盖和车间等防止异味挥发;雾炮、洒水车等进行扬尘控制;车间和热脱附设备配备尾气处理系统;异位场地暂存区、修复区、待检区、道路、车间底部及排水沟等均进行防渗处理,未造成二次污染;烧砖处置过程采用密闭运输车辆及暂存在密闭车间内防止污染物挥发;整个修复处置过程厂界和尾气排放口均满足相关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运行情况
本工程为天津市重大保障工程,具有极高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工程实施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并落实相关手续,施工过程严格执行天津区域8个百分百要求实施,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施工过程严格落实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未发生二次污染事件,且施工过程定期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对厂界无组织和有组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排放指标均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限值要求,排放相关检测数据未上网,但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管理部门不定期现场查阅和检查;项目施工过程生态环境部门全程跟踪检查督办且不定期进行环境空气和排水检测。工程自开工以来,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按期完成工程效果评估。
碳减排效果
本工程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项目,地块特征污染物为苯系物、石油烃和麝香等有机物。针对重度污染土壤采用异位修复,通过异位热脱附和烧砖处置完成污染物清除,减小环境风险,且这两项工艺尾气均采用碱淋工艺处理达标后排放,无二次污染产生。针对深层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采用垂直刚性阻隔和水平柔性阻隔风险管控技术,属于典型绿色低碳修复技术,相较于常规修复工艺而言,该技术在隔离和控制污染源、保证环境风险、节约工程成本及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本项目具备明显碳减排效益。
二、工程申报单位联系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6号院16号楼3层301
联系人:张杰西
单位名称:天津市海河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天津市河北区进步道奥式商务公园A座
联系人:杨彬
原标题:环保新质生产力 |天津河西区黑牛城道地块麝香类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与风险管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