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牵头实施海洋环境监测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3-04-15 11:08:43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海洋环境监测阅读量:4466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高质量的海洋环境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它能够提高海洋生物的繁殖质量,也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命健康。我国的海洋监测事业经过大约30年的发展历程,初步建立起了完整的海洋监测体系,监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也采纳了众多监测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海洋环境的质量。
hbzhan内容导读:高质量的海洋环境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它能够提高海洋生物的繁殖质量,也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命健康。我国的海洋监测事业经过大约30年的发展历程,初步建立起了完整的海洋监测体系,监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也采纳了众多监测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海洋环境的质量。
当前各国的海洋技术发展,围绕海洋进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据海洋专家预测,21世纪海洋将成为各国争夺的核心资源,它能帮助各国提高自身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地位,因为海洋的总体面积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1%,众多矿物能源、海水能源以及生物能源蕴含其中,这些实际上能直接或者间接创造经济效益。
我国要求进一步推进实时在线监测工作,建立在线监测技术体系,创新和集成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优化现有监测技术,充分挖掘在线监测技术潜力,实现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监测工作效能;要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质量控制技术手段,切实保障监测数据信息质量。
日前,由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省海洋预报台为牵头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单位参与承担的重点海域海洋环境精细化监测集成应用示范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该项目经费总额为3734万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为2734万元。这是福建省牵头实施海洋环境监测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标志着福建省海洋环境监测科研水平已进入国家梯队。
据介绍,该项目实施时间为3年,主要内容包括研发海岛基、海床基、无人机等监测系统,并进入业务化运行;研发平潭海域精细化海洋灾害数值预报系统;研发杭州湾沿海海洋灾害预警报系统、突发事故应急保障系统和杭州湾海洋灾害预警报与海洋技术支持平台,实现连续稳定业务化运行等。
-
浙江省海洋监测中心开展鱼类eDNA监测!
环境DNA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来监测和研究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这不仅避免了对生物个体的伤害,还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对大范围区域进行生物监测,及时了解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海洋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 2024-08-13 11:37:45
-
上海连发两份文件,今年将全力推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
近日,《2024年上海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方案》与《2024 年上海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同步发布,明确10类监测内容共21个具体监测任务。
水质监测海洋环境监测 2024-04-25 10:22:26
-
谱尼测试再次实力中标2024年度国家海洋环境质量多航次监测项目
近日,谱尼测试再次中标2024年国家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管辖海域春季航次、夏季航次、秋季航次三个技术服务采购项目。截止目前,谱尼集团已连续四年承担国家海水水质国控网监测任务。
谱尼测试海洋环境监测水质监测 2024-04-23 09:24:03
-
江苏:世界海洋日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3年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滩涂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中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被称为海岸边的“隐形天堂”。江苏滩涂资源丰富,近年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理念,积极开展全省海洋生态系统立体化监测评估,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扮靓蔚蓝底色。
世界海洋日海洋环境监测 2023-06-08 08:51:32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全面推进地方与国家监测数据联网工作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将尽快修改完善并印发联网工作方案和技术要求文件,不断加强联网工作的技术指导,严格落实“建成一个、联网一个、应联尽联”原则,高标准、高质量、高时效完成地方海水监测点位联网工作。
海洋环境监测自动监测 2023-04-23 10:05:12
-
2023年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管理培训班顺利举办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管理培训班3月24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顺利召开,会议围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新形势和新需求,就推动落实年度重点工作采取的措施等开展了讨论并交流了经验做法。
海洋环境监测自动监测 2023-03-28 09:41:54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