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寄望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能积极促进环保
2013-08-26 10:11:20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阅读量:4249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随着传统能源日益紧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新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新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将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全面进行,新能源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年代。
hbzhan内容导读:随着传统能源日益紧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新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新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将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全面进行,新能源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年代。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
据《2012年世界可再生能源现状报告》显示,2011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约占所有新增装机容量约2.08亿千瓦的一半。其中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40%;光伏发电约占30%;水电约占25%。截至2011年底,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约为13.6亿千瓦,同比增长8%,约占世界发电装机容量(约53.6亿千瓦)的25%。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约为3.9亿千瓦,同比增长24%。
2013年上半年,各种自然灾害不断侵袭我们,地震、雾霾、高温接踵而至,人们为此而深切地体会到了恶劣自然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同时相应的环保观念也得到了加强。在这样的形势下,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因此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人们寄望于这个产业能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促进环保。
据悉,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各地区发生3级以上地震总计83次,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除了地震以外,雾霾天气的出现也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尤以北京令人关注,在年首1月到4月10号总共100天的时间内北京就发生雾霾天气多达46天,几乎占到一半;到了夏天,高温天气烤遍大江南北,40度以上的天气已经不少见,网友们表示可以在户外瓷砖上做烧烤,不用太久就能把肉烤熟。
各种自然灾害的出现,加速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过去很多人不关心环保为何物,生态平衡为何事,但是经历了这些自然灾害以后,人们切身地体会到了环境对我们的巨大影响。为了应对自然灾害,人们使尽了招数,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发展一片喜人,自然而然地吸引到了人们的目光,人们大多寄望于这一产业能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环保。
人们之所以寄厚望于新能源产业有一定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大气污染的元凶来自于汽油燃烧,而使用汽油多的莫过于汽车了,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汽车在大气污染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如果能替换掉汽车,那么污染就会有所减轻,而这正是新能源产业所要做的事。新能源汽车与普遍汽车不一样之处就在于它不使用汽油,因此不会有什么污染,它是一个极好的汽油汽车替代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现在新能源汽车不论在速度还是便利性上都与普通汽车没有太大的差异,让人有所考虑的是它的价格偏高,一般人承受不起,但是今后一段时间这种汽车一定会有大的发展,价格也有可能降到普通人能买得起的位置上,因此新能源汽车一直都很受人们所关注。
新能源作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基础。国家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为新能源发展注入动力。随着投资新能源产业的资金、企业不断增多,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新能源企业将加速整合,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乐观。
由于自然灾害渐渐增多,人们不得不面对要怎么应对这些新变化,而新能源汽车具有相强的节能与环保能力,可以减轻这些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所以被人们寄以厚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它就像一颗定心丸,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一定会在无形之中改变当前的能源格局,让国家能源更独立,让能量利用范围更广泛,让能量提取更方便,我们期待着它的不断发展壮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