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机场之所以迫切寻求扩建,源自自身发展受到限制,以及对三亚及海南旅游的严重约束。目前三亚机场仅有一条跑道,旅客吞吐量却连续四年突破1000万,机场不堪重负。
对此,中国民航大学机场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志强认为,处于城市发展用地的局限以及净空环境的要求,特大型机场向海上发展已经越发成为趋势,虽然填海造机场价格昂贵,且对海洋环境影响深远,政府权衡之下或仍寻求海上发展之路。
然而,要在海上造机场,必须得经过严格的审批。且重要的一步是需要获得国家海洋局的批准。目前,三亚海洋局海域管理科表示,超过20公顷的填海项目就不是在省市一级批准了,必须经过国家海洋局才行。
同时,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章十八条也规定,填海五十公顷以上的项目用海,应当报国务院审批。司慧解释道,一般这样的项目报到国家海洋局批审,出具意见后交国务院审批。但司慧表示,她目前为止并未经手三亚凤凰机场的扩建项目,未知是否提交审批。
无独有偶,9月15日也传出消息称大连机场亦在削山填海造机场。大连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才力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5年后,一个目前世界大的海上机场将展现在大连市民面前。据悉,长海机场改扩建工程于2014年正式开工,通过填海、延长跑道等方式,实现升级改造的目的。新机场投资数百亿元,设计跑道4条。
此外,一位不愿具名的海南省政府部门人士指出,填海造机场带来的海洋生态危机,或许对于三亚这个靠海吃饭的旅游城市,会是致命的打击。他认为,机场可以解决短时的发展需求,但是带来的长远的生态问题,这样的教训在日本已经有过。
褪去“外衣”的海洋生态
据了解,日本多年来大肆填海造地发展工业经济,在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大肆填海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后遗症。日本环境厅曾经发表的调查数字显示,自1945年到1978年,日本全国各地的沿海滩涂减少了约3.9万公顷,后来每年仍然以约2000公顷的速度消失。
“明显的问题就是海洋污染,很多靠近陆地的水域里已经没有了生物活动。”石兵库县闭锁性海域环境保护机构的石川说,“由于海岸边都是工厂和砌着混凝土围墙,人们已经很难接近岸边,看不到海岸的情况了。”
如今,每当人们试想海天交接的磅礴之势时,不可避免的却是,沙滩已日渐失去原有的光泽,取而代之的是遍布的塑料袋、食品袋;蔚蓝的海洋开始变得浑浊,甚至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子在水面漂浮;圈海造房的热情高涨,GDP升了,可是海洋生态环境却每况愈下。新闻里浮上海面的五六百条死鱼,漂浮着的大面积绿潮让人胆战心惊;渤海湾漏油、镉污染等事件让人忧心忡忡。整个中国都面临着海洋生态危机。
据中国国家海洋局公告显示,我国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占比大。从中可以看到我国海洋污染情况严重。且人口密集区污染更为严重。
然而海洋污染相比其他污染更难处理。主要在于海洋污染源广,陆源污染终都会汇聚到大海。此外,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便会迅速扩散且很难消除。而且,污染处理金钱、时间成本高,技术要求高,这都大大增添了治理难度。海洋污染会导致大量生物面临灭绝危险,并且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或者生物的浓缩作用终对人类造成伤害。水质污染更会阻碍滨海旅游发展,限制了海洋经济的进步。
重典整治海洋污染
在由美国科学家绘制的《人类对海洋影响的地图》中,除却南极、北极附近少量水域,已经几乎没有哪处海洋谈得上“清洁”。彼时,人类次宏观地看到海洋生态系统变得“如此糟糕”。而中国渤海、东海、南海,亦是近岸海洋污染区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日益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近日,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建立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通报制度的意见》,实施面向沿海地方政府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通报制度。通过对海洋环境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信息发布,督促沿海地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海洋环境恶化趋势。根据意见,通报制度实施的主体是国家、省级海洋主管部门,通报的对象是沿海地方政府。
同时,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海洋监测处处长齐平解释说,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沿海地方政府是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这就意味着沿海各级政府要把确保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和基本环境质量作为重要公共服务职责。目前个别沿海地方生态优先、海陆联动的理念和海洋环保意识仍较为淡薄,粗放开发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地方甚至将海洋视为转嫁陆地污染的天然纳污场,鱼虾锐减、环境恶化的消息屡见报端。
因此,加大对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的监督力度、及时给污染严重的地区提出警示势在必行。
另外,该通报制度将重点关注陆源污染排海情况,包括入海排污口、入海江河等陆源入海污染源状况,重点评价排污口超标排放、入海江河断面水质质量、有毒有害及禁排物质排放,排污口、江河邻近海域海洋环境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