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监会发布创业板再融资办法半年之后,碧水源一纸公告刷新了创业板再融资的新纪录。
碧水源2014年12月27日发布调整后的定增预案称,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8.86亿元,用于“珠海市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等多个项目。
“一系列国家支持政策的出台已经为污水处理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为行业全面高速发展带来战略性发展机遇。”碧水源在增发预案中表示,公司在增发后资金实力将增强,这有助于公司抢占市场资源。
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自创业板再融资开闸以来大的再融资纪录。这些资金将用于建设41个项目,包括4个BT项目,5BOT项目,2个EPC TOT项目,5个PPP项目和25个EPC项目。
据了解,PPP项目是指公共基础设施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长江证券分析师邓莹认为,大量PPP项目的获得说明公司市场评价不断提高。
除了碧水源,同属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三聚环保也发布了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8943万股,发行价格为22.3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三聚环保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而它们共同的政策背景是,证监会2014年5月发布《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
办法规定,创业板上市公司必须符合一些资产、盈利指标才能进行再融资。例如,近二年要盈利,且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又如,近二年按照上市公司章程的规定实施现金分红。
具体到非公开发行股票,还要求特定对象符合股东大会决议规定的条件且发行对象不超过五名。如果发行对象为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应当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
污水市场再发力
连日来,碧水源继续发力污水回用与再生利用市场,预中标北京市顺义新城牛栏山再生水厂一期工程特许经营BOT项目。碧水源相关人士透露,公司已被确定为北京市顺义新城牛栏山再生水厂一期工程特许经营BOT项目的中标候选人,目前项目正在公示期。
根据项目招标信息,该再生水厂远期规划建设规模为3.4万立方米/日,拟分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为2万立方米/日(本次招标仅涉及一期工程),特许经营期28年(含建设期)。
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是碧水源的主要目标市场,2015年1月以来,已成功获得宁波象保(石浦)再生水厂工程特许经营项目、南阳高新区污水厂BOT特许经营项目、旅顺小孤山污水处理厂BOT项目等,并与合肥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未来3年内投资50—60亿元致力于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包括建设膜生产基地以及巢湖治理示范工程项目。
上述人士介绍,公司今年将继续加大在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市场的拓展力度,目前公司全国市场布局基本形成,业务覆盖到华东(江苏、上海)、华北(河北、山东)、华南(广东)、华中(湖南、湖北)、西北(内蒙古、新疆、山西、陕西)以及西南(云南、重庆)地区。
而作为国内水务,碧水源是我国环保行业内少数拥有核心技术与产品的公司之一。在PPP模式实践方面,碧水源近年来首以混合所有制形式与各地国有水务企业形成几十家控股或参股子公司。
碧水源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在融资实力和渠道方面,经粗略估算,公司目前资金使用能力可达500亿元。“2007年至今,碧水源已与多省市国有水务公司以PPP模式组建了20多家合资公司,合作建设的污水资源化工程规模累计超过1000万吨/日。”
2014年12月,碧水源发布募资金额达78亿元的定增预案,其中就包括5个纯粹PPP项目,以及10个BT和BOT等准PPP项目。2015年伊始,碧水源已取得PPP开门红,继在河南南阳签订PPP项目后,下属子公司青岛水务碧水源采用PPP模式成立了合资公司——钢城区碧水源水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