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控水务随着战略定位的成功转型,由过去的外延式扩张转变为靠自身内生式发展的的专业化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实现约500万吨/日水务增量,水处理规模达到2500万吨/日,继续领跑国内水务市场份额。
在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下,2014年北控水务集团加大了对“软实力”提升。作为中国水务企业的企业,北控水务在2014年实现了突变与创新。
正如北控水务集团常务副总裁李力所言,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急迫地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凝结自己的成功要素,留存共同的文化积淀,传承自身的文化因子,将立业之“根”牢牢抓住。
北控水务集团执行总裁周敏指出,在现有的市场宏观背景下,水务环保事业倍受重视和期待,中国PPP市场在政府支持下也将越来越成熟、开放、灵活,加上资本市场的助力,都为北控水务与海内外各地政府在未来的深入合作赢得了得天独厚的先机,相信在历经过去五年快速发展之后,北控水务将再攀高峰。
严守生命红线
过去五年,北控水务的跨越式增长锻造了倍受关注的“北控现象”。城镇水务项目增量迅猛,近三年以来,每年增长水处理运营规模超过400万吨/日。“北控水务并不简单关注增量和利润,存量的各项指标也更强调管好。盘子越大,越要稳扎稳打”,周敏说。以2013年为例,北控水务收购了原标准水务项目36个,自正式接管运行以来,投资6000余万元对并购项目进行工艺技改和设备消缺工作,优化工艺运行,确保出水稳定达标。
有业内人士认为,北控水务快速发展后,对现有体量庞大的存量如何消化、吸收,是对企业自身的极大考验。李力介绍说,“现实情况是接手的各水厂的运营规模、进出水水质、管理程度、工艺水平以及设备状况的确参差不齐,但我们拥有“七要素”运营管理模式,即把安全运行和达标排放作为基础的管理。”
对于安全运行,北控水务要求各水厂在安全管理上更为系统、具体和务实,通过制度完善、落实预案、加强培训、督办检查、考核竞赛等手段实际落地。多年来,北控水务的安全事故为零,隐患整改率达100%全覆盖。
李力强调,北控水务一直把达标排放当做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体现,以及污水处理基本的红线底线。“我们对每个下属水厂都要求,始终坚持主动去达标,而不是被动认可达标。平时,除了要通过技改实现的出水安全达标以外,还要关注进水水质情况,追溯上游的点源污染控制,消除水厂的外部风险隐患。”
围绕达标排放,公司还通过制定内部检查制度,强化运营质量分级管理,增加水质达标考核权重,确保各水厂的自控系统完善稳定。业内人士认为,北控水务已驶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通过规模投资用于提标改造,取决于雄厚资本实力;而通过技改,在夯实安全运行与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回补了项目的管理提升实现了经济运行,既在节能降耗方面做出综合贡献,又极大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015年,北控水务还创新了“五化”新型管理手段,并以制度化推进,以量化指标为关键抓手,制定了5个维度、24项量化考核指标。
经典案例护航“蓝海战略”
回溯往昔,从参与昆明滇池治理,到贵阳南明河治理的经典案例,再到河南洛河水系、北京凉水河等多个流域治理系统工程,既浓缩了北控水务渐次升级版的水环境治理样板与独特思考,也成了彰显其“的专业化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定位的一张金质名片。
周敏对此介绍说,水环境治理与传统城镇水务犹如两个车轮并驾齐驱,互相配套,既突出原有擅长、发挥强项,又结合北控水务的既有融资优势、专业水平,为集团赢取未来更多的发展良机,创造更大的水环境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随着治理经验的积累,公司逐渐摸索到水环境治理的可持续之路,找到了区别于同行竞争企业的差异化模式。在北控水务集团总监杨光看来,这种“蓝海战略”是如何结合传统城镇水务的特长,走出北控水务特色的水环境治理与长治久清之路。
“治理相对容易,国内做城市河道工程的强手如林,但久清难,而这恰是北控水务综合型水务集团长袖善舞的特有优势,让仅作单一河道治理的公司难以比拟”,杨光说。北控水务的优势明显,实现了原水、供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全产业链模式;凭借强大的资本优势,可对耗资巨大的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建设及运营,实现治理与运营一体化。
长治久清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配套综合的改革措施。但国内的现状是,各地城市对河道治理的巨大投资需求,单靠地方财力难以负担,投资瓶颈待解。
据悉,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水十条”)即将发布,其中强调了未来水污染防治对社会资本的引入应用。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巡视员王新怀曾表示,按“水十条”有关要求,未来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多元融资,加快实施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该政策出台后,发改委将对此督阵。
此外,在PPP成为热衷追捧模式的当前,北控水务的优势渐次显露,这也激发了北京凉水河的水环境综合治理3.0升级版本的诞生。“凉水河项目的意义,不仅仅是工程上的多项先进技术应用,更凸显了市政建设投融资模式上的创新。首都北京在河道治理中次尝试引入社会资本,交给了企业,这也是对北控水务的肯定和褒奖。”周敏说。
2014年2月,北控水务受托承担起治理重任,初拟总工期四年,按期施工,预计总投资80亿元,实现雨污分流,水质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以及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目标。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中央力推、地方热衷、资本关注、政策体系完善的多种利好背景环境下,北控水务将借助这一形势的东风,在水务市场上扶摇直上、大有可为。
目前,北控水务集团新的五年战略规划已亮剑。预计到2020年,北控水务将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从现在的4%提高到10%,市值达到1000亿港元水平,拥有八百家以上水厂,水处理规模每天达到4000万吨,进入水务行业前10位,成为在业内和资本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专业化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