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森林脑炎实验室诊断与结果分析

时间:2012-10-11阅读:707
分享:

森林脑炎(forest encephalitis)是一种经蜱传播由森林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是蜱传脑炎(tick-borneencephalitis)之一。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瘫痪、脑膜刺激征等为特征,常留后遗症,病死率较高,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1932年,本病首先发现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春夏季发病,故也称俄罗斯春夏脑炎(Russianspring-summer encephalitis)。我国北方林区也有本病发生,因其为森林地区*的自

然疫源性疾病,我国将其定名为森林脑炎。
 
    [病因学]  森林脑炎病毒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的第4亚群,为蜱传脑炎病毒复合群中的一型。外观呈球形颗粒,直径约30nm,核心含单股正链RNA,具对称20面体的蛋白衣壳,外披脂蛋白包膜。病毒对热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加热至60℃,10min灭活,煮沸立即死亡。本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从患者脑组织中可分离到,而其他脏器和体液分离阳性率较低。感染本病后,患者血清中出现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及补体结合抗体,其中血凝抑制抗体出现较早;补体结合抗体感染后1个月出现,4个月时达高峰,6个月后逐渐下降;病后中和抗体逐渐上升,并可长期存在。
 
    [实验室诊断]
    1.特异性检查
    (1)病毒分离:取脑脊液、血液或脑组织做小白鼠脑内接种或以鸡胚或用Vero细胞、BHK21细胞培养分离病毒。
    (2)血清学检查:取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也可取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以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
    2.非特异性检查  血常规、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等。
    [结果分析与判断]
    1.病毒分离  若能分离出森林脑炎病毒,即可做出特异性诊断。
    2.血清学检查  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则有诊断意义;若能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则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3.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多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可达0.90。
    4.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压力稍高,细胞数(0.05~0.5)×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及氯化物正常,蛋白质正常或略高。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