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 > 技术首页 > 技术交流

齿轮泵壳体孔的加工方法及夹具设计介绍

2009年12月07日 15:30:13人气:1512来源:永嘉县盛泽泵阀有限公司

1 泵体孔的精度要求和加工方法
  图1为齿轮泵体加工两孔的工序简图。从图1可知:小孔12.5为7级,且两孔极限尺寸不同;大孔R18.41接近8级;有同轴度、垂直度、位置度公差要求,特别是位置度公差很小。因此,孔的加工难度大。

图1 泵体孔加工工序简图

  经过反复试验、改进,现采用如下加工方法:将两孔加工放在两端面、4-9孔加工工序之后,并将4-9中一对角孔精度提高到9H8,用于定位。然后采用三道工序加工R18.41和12.5的孔。*道工序:在车床上用分度回转夹具车R18.41孔至R18.31+0.065+0.035(R18.41有铸造底孔),钻12.5孔至11.5、再镗至12.4±0.01。第二道工序:设计复合铰刀,在车床上(因钻床主轴回转精度低,不能用钻床)同时铰削R18.41和12.5同轴孔。大孔铰至R18.41+0.055+0.025,两小孔铰至12.5S7尺寸。刀具装在主轴上(去掉卡盘),且刀具尾端在夹具上设有导向支承。夹具装在拖板上(拆去刀架),用直线分度夹具。第三道工序:在钻床上用浮动铰刀将其中一小孔铰至12.5F7的尺寸要求。
  2夹具设计
  由于孔加工的第二道工序是关键工序,这里仅介绍本工序的夹具设计。
  (1)夹具方案与结构:选择泵体上G面和两个9对角孔为定位基准,夹具上用两销一面定位。采用直线分度形式。用两个钩形压板夹紧零件。图2为夹具结构示意图(注:图中只标出关键尺寸和主要零件序号)。夹具体1为角铁形,用螺钉、锥销装于拖板上。移动分度块2与夹具体1通过燕尾导轨配合,并用螺栓3锁紧。在分度块2上装有圆柱销4和削边销9,通过这两销和平面P使零件定位于分度块2上,并用两钩形压板14压紧。支承座6用于支承刀具尾端。用手拉式圆柱销分度对定机构。为方便操作,将工件安装在夹具右边,夹具体、分度块上开有孔,以便刀具进入工件加工。为防止切屑进入件1与2的结合面,在夹具体1的孔中装有防屑套10。

  

              图2 夹具结构图
  1.夹具体 2.移动分度块 3.锁紧螺母 4.圆柱定位销 5、12.衬套 6.支承座 7.圆柱销 8.螺钉
9.削边定位销 10.防屑套 11.骑缝销 13.密封块 14.钩形压板机构 15.分度对定机构

  (2)夹具操作:将工件装入两定位销,拧紧钩形压板螺母,纵向移动拖板使对定机构15的圆柱销插入到加工*个孔的销孔中。当加工完*个孔后,松开两个锁紧螺母3,拔出对定机构15的圆柱销,移动分度块2,使对定机构15的圆柱销插入到加工第二个孔的销孔中,并拧紧螺母3,加工第二个孔。
  (3)夹具安装要求:制造时,分度对定机构的圆柱销与衬套12采用配制,配合间隙不大于0.01mm。安装时,保证夹具加工中心线K与车床主轴轴线同轴度,同轴度公差为0.015mm。定位支承面P与车床主轴轴线垂直,公差为0.02mm。当夹具安装调整好后,横向进给要锁死,纵向进给设置死挡铁。
  (4)夹具特点: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定位误差小,分度精度较高。刀具两端支承,跳动小,加工孔的尺寸精度高。夹紧可靠,操作方便。经长期使用证明,能充分保证加工精度要求,不足之处是加工过程中不便观察。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永嘉县盛泽泵阀有限公司作者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