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作者
【JD-ML3】,山东竞道光电,十年深耕水文设备。
选择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明渠流量在线监测系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监测需求、环境条件、设备性能和经济成本等。
首先,需要明确监测需求。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流量监测的需求不同,例如,农业灌溉需要实时监测渠道流量,以确保灌溉用水的充足;城市供水需要高精度的流量监测,以确保供水安全;环境保护需要长期监测河流流量,以评估水环境状况。因此,在选择明渠流量在线监测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和技术。
其次,需要考虑环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监测设备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强降雨地区,需要选择具有防水、防潮功能的监测设备;在高温地区,需要选择耐高温的监测设备;在强风地区,需要选择抗风能力强的监测设备。因此,在选择明渠流量在线监测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设备。
此外,还需要考虑设备性能。不同的监测设备具有不同的性能指标,如测量精度、响应速度、稳定性等。在选择明渠流量在线监测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监测需求,选择性能合适的设备。例如,在高精度监测场景中,需要选择测量精度高的设备;在实时监测场景中,需要选择响应速度快的设备;在长期监测场景中,需要选择稳定性好的设备。
z后,还需要考虑经济成本。不同的监测设备具有不同的价格,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价格、维护成本和运行成本。例如,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在长期监测场景中,可以选择维护成本低的设备;在实时监测场景中,可以选择运行成本低的设备。
总之,选择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明渠流量在线监测系统,需要综合考虑监测需求、环境条件、设备性能和经济成本等因素。通过合理选择,可以确保监测系统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一、产品简介
ML3雷达波定点在线测流是一种全自动流量遥测系统,可以全程监测明渠水流量过程。该测流系统不受温度、湿度、降雨、水深、浑水、水面漂浮物影响,非常适合灌区、河道等明渠渠道水情下的流量测验。
二、组成部分
主要组成设备
(1)雷达水位表面流速流量三合一;
(2)遥测终端机RTU;
(3)太阳能供电系统;
(4)立杆与支架;
(5)避雷接地。
三、工作原理
雷达表面流速仪是基于脉冲雷达技术原理测量河渠水体表面流速,同时与雷达水位传感器配合使用,安装在河道、灌区等明渠渠道的规则型断面处,计算流量,即:在规则断面处,测量出水流通过该断面的速度,同时测量出水体的深度,通过数学几何原理计算出通过该断面的水流流量。
四、测流站特性
雷达表面测流系统的主要特性是采用非接触式方式测流,其主要有一套雷达水位流速流量三合一传感器组成,通过立杆架设方式悬空于渠道上方,通过对规则断面的水位深度及瞬时表面流速的测量,计算出此一时刻通过该断面的流量。主要特性如下:
(1)优势
采用非接触式,可带水安装,不受渠道水流、积水限制;
无阻水现象;
不易受渠道中的杂物、漂浮物影响;
不受水质、泥沙含量的影响;
适用于流速较快、流量较大的渠道。
(2)干扰因素
风速的影响:风速容易造成水面的波动,产生误报误测现象;
流速较慢:当水面流速较慢时候,测量误差增大;
风沙天气:风沙天气对雷达波的信号强度影响较大,致使测量误差较大;
强降雨天气:遇到强降雨的天气,雷达波容易受雨强影响,致使测量误差较大。
五、技术参数
水位测量
测距范围:0.1-40米
测距精度:±5mm
测距分辨率:1mm
间隔时间:1-5000min
流速测量
测距范围:0.15~15m/s
测速精度:±2%
速度分辨率:0.01m/s
流量测量
流量=平均流速x过流断面面积x修正系数
平均流速由流速计采集流体表面流速,并经过模型计算得到
过流断面面积由水位计测得的水位以及断面信息算出
雨量监测
测量范围:雨强0~4mm/min
测量精度:±0.2mm
分辨率:0.2mm
承雨口径:φ200mm
供电方式: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组合供电
太阳能功率:100W(选配)
蓄电池参数:DC3.7V 10Ah
支架高度:立杆3米横臂3米
工作环境:-45℃~85℃(不结冰状态)
上一篇:PE滚塑养殖鱼圆桶应用特点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