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蓝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者
在微生物检测领域,菌落计数的效率与准确性始终是行业痛点。智能全自动菌落分析仪搭载的人工智能计数算法与ColonyAnalyse 菌落分析软件,以 “精准识别、智能处理、安全管理” 为核心,构建了从图像采集到报告生成的全流程智能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了菌落检测的生产力标准。

一、AI 计数算法:从像素到特征的智能跃升
1. 多尺度特征提取技术
算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架构,内置 3 层特征提取模块:
底层模块:识别像素级边缘特征,捕捉菌落与培养基的灰度差异(最小可识别 0.01OD 的吸光度变化);
中层模块:分析区域纹理特征,区分菌落(多孔状 / 光滑状)与杂质(颗粒状 / 纤维状);
高层模块:构建形态学特征库(含圆形度、周长面积比等 12 项参数),自动匹配标准菌落模型(如大肠杆菌的典型圆形特征)。
实测数据:对混合菌液(含 5 种菌落形态)的计数准确率达 98.7%,较传统阈值分割算法提升 23%。
2. 动态背景抑制算法
针对培养基杂质(如蛋白沉淀、染色剂颗粒)干扰问题,算法通过时空差分法建立动态背景模型:
首-次成像时自动学习培养基背景特征(如颜色均值、纹理分布);
后续检测中实时扣除背景噪声,将杂质误判率从 15% 降至 1.2%。
在血琼脂平板检测中,该算法可精准剔除红细胞残留干扰,直接计数链球菌菌落。
3. 模糊逻辑修正机制
设置灵敏度调节滑动条(1-100 级),用户可根据菌落密度动态调整计数策略:
低密度场景(菌落数<50CFU / 皿):提高灵敏度至 80 级,捕捉 0.1mm 微小菌落;
高密度场景(菌落数>300CFU / 皿):降低灵敏度至 30 级,避免重叠菌落误判。
某饮料企业检测浓缩果汁菌落时,通过灵敏度调节,将计数时间从人工操作的 20 分钟缩短至 30 秒。

二、ColonyAnalyse 软件:全功能覆盖的智能中枢
1. 交互式计数体验:效率与精度的平衡
(1)智能计数矩阵
一键智能计数:3 秒内完成全皿分析,支持多线程处理(可同时分析 5 个培养皿图像);
区域选择计数:圆形选区(适用于滤膜法检测)、多边形选区(适用于不规则涂布区域)、魔术棒选区(自动识别相同颜色菌落),满足 GB 4789.2-2022 等标准的分区计数要求;
动态叠加显示:计数结果以不同颜色标注(如红色 - 大菌落、蓝色 - 小菌落),与原图叠加显示,人工复核效率提升 50%。
(2)形态学分析工具
菌落形态数据库:自动记录每个菌落的等效直径、周长、圆形度等参数,建立样本形态档案。某科研团队利用该功能,成功分析出耐药菌菌落的平均周长比敏感菌长 18%;
生长曲线拟合:支持同一菌种的多时段图像对比,自动生成菌落生长速率曲线(时间分辨率达小时级)。
2. 智能化数据管理:从采集到应用的全链条管控
(1)参数自动换算引擎
内置稀释因子计算器:输入接种体积(如 0.1mL)、稀释度(如 10⁻³)、平皿内径(如 90mm),自动换算成标准菌落数(CFU/mL),避免人工计算误差(传统方法误差率达 5%);
支持自定义公式导入:用户可添加特殊换算公式(如膜过滤法的面积校正公式),满足非标检测需求。
(2)四级权限安全体系
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可配置审计追踪规则、导出原始数据;
实验室主管:审批检测报告、管理用户权限分配;
检测员:执行日常检测,可修正计数结果但需留痕;
复核员:独立审核数据,确认无误后电子签名生效。
某第三方检测机构引入该体系后,数据篡改风险降至 0,顺利通过 CNAS 复评审。
3. 专业化报告生成:合规性与可视化的双重提升
(1)模板化报告引擎
内置GB/T 4789 系列标准报告模板,自动填充检测人、培养条件、计数结果等信息,报告生成时间从 30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
支持原图与处理图双附件:原始图像用于追溯,处理后图像标注计数区域,满足司法鉴定的证据链要求。
(2)数据可视化工具
自动生成菌落分布热图:直观展示培养皿不同区域的菌落密度差异,辅助分析污染来源(如边缘密集可能提示涂布不均匀);
支持多样本对比图表:同时显示 10 组样本的菌落数、形态参数趋势,便于批量检测结果分析。
三、性能对比: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指标 | 本仪器 AI 算法 + 软件 | 传统人工计数 | 传统软件计数 |
单皿计数时间 | ≤30 秒 | 5-20 分钟 | 2-5 分钟 |
微小菌落(≤0.3mm) | 可识别 | 易漏检 | 漏检率 30% |
重叠菌落分割 | 准确率 95% | 依赖经验 | 准确率 70% |
数据追溯能力 | 原始图像 + 操作日志 | 无 | 仅存储计数结果 |
报告合规性 | 符合 CNAS/CMA 要求 | 人工撰写易出错 | 模板单一 |
四、典型应用场景:智能技术的价值释放
1. 食品企业品控升级
某烘焙企业使用仪器检测面粉菌落总数,AI 算法通过形态特征匹配,自动区分霉菌菌落(绒毛状边缘)与酵母菌菌落(光滑边缘),分类计数准确率达 97%。结合软件的批次数据对比功能,企业成功追溯到面粉仓储环节的湿度异常问题,将霉菌超标率从 4% 降至 0.5%。
2. 疾控中心应急检测
在某次食物中毒事件中,仪器通过模糊逻辑修正算法,在含大量食物残渣的样本中精准计数沙门氏菌菌落(直径 0.2-0.5mm),并利用软件的菌种形态数据库,1 小时内完成与标准菌株的形态比对,为临床治疗争取了黄金救治时间。
3. 科研机构高通量筛选
某生物制药公司利用仪器的多线程计数功能,同时分析 96 孔板中的单克隆菌落,AI 算法自动排除培养基颜色干扰(如含 X-gal 的蓝色菌落),日均处理样本量从人工操作的 20 板提升至 200 板,单克隆筛选效率提升 10 倍。
结语
智能全自动菌落分析仪的 AI 计数算法与 ColonyAnalyse 软件,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升级,更是微生物检测流程的重构。当人工智能学会 “看懂” 菌落,当软件系统实现 “思考” 数据,传统检测中的人为误差、效率瓶颈与合规风险被逐一破解。对于食品企业,它是品控体系的智能卫士;对于医疗机构,它是精准诊断的辅助大脑;对于科研团队,它是高通量研究的效率引擎。未来,随着算法的持续进化(如引入迁移学习识别罕见菌种),这套智能系统将不断拓展微生物检测的边界,让每一个菌落都成为可被智能解读的生命密码,为人类健康与生态安全构筑更坚实的科技防线。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推荐更多>>
-
型号:JC-FQ4
-
型号:TE-790
-
型号:LJ-DXS
-
型号:
-
型号:
-
型号:HD-D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