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 > 技术首页 > 技术交流

一种构建重组质粒的简便方法

2010年05月17日 12:13:29人气:1820来源:江莱生物-中国老牌试剂供应商

克隆的道路有很多条,比如TA克隆、不依赖连接反应的克隆(LIC)、重组酶依赖的克隆等等。TA克隆和LIC都需要末端修饰,而这种修饰不容易被凝胶电泳等技术检测。重组酶通常又是和克隆试剂盒捆绑销售的,因此研究人员也很难优化重组反应。于是,美国艾默里大学生物化学系的Anton V. Bryksin和Ichiro Matsumura开发出一种PCR介导的克隆方法-重叠延伸PCR克隆(Overlap extension PCR cloning),相当简单且可靠。

克隆过程如下:一开始用嵌合体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生了线性的插入片段,且片段两端都有载体序列。然后将载体和插入片段混合,变性并退火,随后将载体作为模板,用Phusion DNA聚合酶延伸杂交后的插入片段,直到聚合酶到达插入片段的5’端。在几轮PCR循环后,反应的终产物是带有两个缺口(每条链一个)的双链融合质粒。利用Dpn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除去母板质粒,新质粒则转化到大肠杆菌中,DNA修复酶将缺口封住。

 

研究人员在反应中使用的是NEB公司的Phusion DNA聚合酶,他们认为这很关键,因为此酶保真度高,且不拥有链置换活性。研究人员还比较了五种不同的DNA聚合酶,认为这个。反应中只需要DNA聚合酶,而不再需要操作多个限制性内切酶、重组酶、连接酶和糖基化酶等。

在原理验证的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克隆了gfp。他们认为,高浓度的插入片段和相对低的退火温度(比计算出的退火温度低5-10°C)对于的重叠延伸是很重要的。转化后的重组子有98%以上呈绿色,说明克隆错误和原始载体的残留极低。

研究人员还比较了PCR循环数对克隆效率的影响。他们发现:在zui初15个循环,重组克隆数量不断增加,在17-18个循环达到高峰。之后的循环导致克隆数量略微下降。随后,他们还比较了三种不同的载体:插入片段比例(1:5、1:50和1:250)。他们发现,1:250的比例产生了zui多的重组克隆。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江莱生物-中国老牌试剂供应商作者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