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 > 技术首页 > 工程

冠状病毒

2010年05月25日 17:32:06人气:1449来源:上海酶联生物研究所

冠状病毒(Coronavirus)在病毒分类学上是冠状病毒科的一个病毒属,属于单链正义RNA病毒。目前所知,冠状病毒科病毒只感染脊椎动物,与多种动物和人的疾病有关。科原先只包含1个属,即属。1991年,在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第五次报告中,又增加了1个新属——隆病毒属。属主要包括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小鼠肝炎病毒(MHV),火鸡蓝冠病病毒(TCDV),新生犊牛腹泻(NCDCV),幼驹胃肠炎(FGEV),犬(CCV),猫传染性腹膜炎(FCV),大鼠涎泪腺炎(SDAV),人呼吸道(HCV),人肠道(HECV)等十余种重要病原性病毒。2005年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SARS其病原体SARS-CoV是该属成员之一。

形态结构

  根据鸡、火鸡、小鼠、大鼠、猪、犊牛和人的负染标本,证明本属病毒为多形态,略呈球形,直径80~160nm。有囊膜,囊膜表面覆有长12~24nm的突起(即纤突),纤突末端呈球状,故整个纤突呈花瓣状或梨状。纤突之间有较宽的间隙。由于囊膜纤突规则地排列成皇冠状,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如图。

  病毒粒子囊膜由双层脂质组成,在脂质双层中穿插有两种糖蛋白: M(又称E1)和S(又称E2)。在某些的囊膜上还含有第三种糖蛋白HE(又称E3),这些主要包括牛、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人类OC43和火鸡蓝冠病病毒。另外,小鼠肝炎病毒的部分毒株如DVIM株囊膜中亦含有HE。

  病毒粒子内部为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核心,呈螺旋式结构,直径9~16nm,如图23-2。存在于病毒粒子囊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不同的功能:M(20~30kDa)是一种转膜糖蛋白,它通过3个疏水α螺旋区3次插入脂质双层,故其大部分(85%)位于脂蛋白内,仅有N端糖基化的小部分暴露在双层脂质外面。M的功能类似正粘病毒、副粘病毒以及弹状病毒的非糖基化膜蛋白,在病毒装配期间将核衣壳连接到囊膜上。另外,抗M抗体在补体存在时可中和病毒感染性;S糖蛋白(180~200kDa)大部分暴露在脂质层外面,是构成囊膜突起的主要成分,它由2个同样大小的多肽组成。S能直接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引起细胞融合,并具有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和细胞介导免疫等功能。HE(120~140kDa)是具有血凝特性的所*的一种糖蛋白,它能引起红细胞凝集,并具有乙酰脂酶活性。

基因组结构特点

  的基因组为不分段的正股单链RNA,分子量为6×10(6次方)~8×10(6次方)Da,基因组大小为27~30kb,是所有RNA病毒中zui大的。该RNA具有感染性,5'末端有帽结构,3'末端含有共价结合的poly(A)尾。在正股5'末端的非编码区和负股5'末端(即正股3'末端的反向互补序列)之间有明显的同源序列。比较不同mRNA基因之间的同源性发现,基因组RNA 5'末端序列与不同mRNA基因之间的序列有高度的同源性,都有UAAAC序列,在先导RNA序列与基因内部起始位点之间有7~18个核苷酸是相同的。这些序列的特点与的先导引物转录有关。目前已经证实,基因组RNA具有很高的重组率,这一现象类似分节段的RNA病毒,如呼肠孤病毒等。

病毒复制

    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有二:一为细胞对病毒的吞饮,一为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IBV以病毒吞饮为主要方式,NCDCV通过囊膜与细胞膜融合的方式侵入犊牛的小肠细胞,其它病毒则同时存在两种侵入方式。

  在感染敏感细胞后,进入细胞后,毒粒脱壳,RNA的基因组进入细胞质中。基因组中具有有一个5 '甲基化帽子结构和3'polA尾巴 ,结构与宿主RNA相似。这使得病毒RNA能够在核糖体上进行翻译。病毒RNA首先指导早期翻译病毒特异性RNA聚合酶,由此复制出互补的负股RNA。在转录酶参与下,由负股RNA转录出正股RNA和许多散在的mRNA,一般为6个,它们具有相同的3'末端和65个核苷酸的5'端先导序列,分别编码结构蛋白M、S、N和非结构蛋白(NS)。由此可见,感染细胞内可能出现4种病毒特异RNA:①基因RNA;②双链复制中间体;③分散存在的mRNA;④不*的RNA。病毒蛋白质的合成,发生于多聚核糖体上。核衣壳的装配发生在胞浆的病毒工厂(毒浆)内,并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囊状膜上出芽成熟。某些病毒就在此时附加囊膜突起——纤突。但是并非所有的出芽成熟病毒都有纤突。看来并不在细胞膜上出芽,虽然有时可在胞膜内发现病毒特异性抗原。聚集于感染细胞胞浆空泡内的病毒粒子,借助空泡与细胞膜的融合或在细胞崩解时释放到细胞外。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上海酶联生物研究所作者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