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丞电子有限公司作者
仪器分析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问世以来,不断丰富分析化学的内涵并使分析化学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分析化学将面临更深刻、更广泛和更激烈的变革。现代分析仪器的更新换代和仪器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是这些变革的重要内容。因此,仪器分析在高等院校分析化学课程中所处的地位日趋重要。许多地方高校为了使自己培养的人才能从容迎接和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的挑战,已将列为化学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故编写适应地方高校有关专业使用的教材是教材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1年,全国新世纪地方高等院校专业系列教材编委会聘请许金生教授主编这本《》,并同意由全国7所院校中9名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参加编写。
旨在以教材改革的形式实施*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方案,并着眼于地方高等院校的层次特色和分类属性,提供一部内容新颖,适应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要求,便于教学的教材。
对基本理论的阐述尽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明;在内容的安排上避免繁复的数学推导,侧重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在描述手法上,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仪器的基本结构、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适当简介的动态和进展。
就是利用能直接或间接地表征物质的各种特性(如物理的、化学的、生理性质等)的实验现象,通过探头或传感器、放大器、分析转化器等转变成人可直接感受的已认识的关于物质成分、含量、分布或结构等信息的分析方法。也就是说,是利用各种学科的基本原理,采用电学、光学、精密仪器制造、真空、计算机等*技术探知物质化学特性的分析方法。因此是体现学科交叉、科学与技术高度结合的一个综合性*的科技分支。 的发展极为迅速,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型号:NAN-LS300P
-
型号:
-
型号:DR-Z202-C7
-
型号:LQ-LL
-
型号:PK361
-
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