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绿烨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作者
典型的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由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床或生物反应器)、生物填料(载体)、布水系统和曝气系统四部分组成,以下仅对接触氧化池及生物填料做一简单介绍。
目前,接触氧化池在池体形式上,按曝气装置的位置,分为分流式与直流式;按水流循环方式,分为填料内循环与外循环式。
国外多采用分流式。分流式接触氧化池,就是使污水在单独的隔间内进行充氧,在这里进行激烈的曝气和氧的转移过程,充氧后污水又缓慢地流经填充填料的另一隔间,与填料和生物膜充分接触,这种外循环方式使污水多次反复地通过充氧与接触两个过程,溶解氧是充足的,营养条件良好,再加上安静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是,这种装置在填料间水流缓慢,冲刷力小,生物膜更新缓慢,而且逐渐增厚易于形成厌氧层,可能产生堵塞现象,在BOD负荷率高的情况下不宜采用。
分流式接触氧化池根据曝气装置的位置又分为中心曝气型与单侧曝气型两种。
中心曝气型接触氧化池,池中心为曝气区,其周围外侧为填充填料的接触氧化区,处理水在其zui外侧的间隙上升,从池顶部溢流排走。
单侧曝气型接触氧化池,填料设在池的一侧,另一侧为曝气区,原污水首进步入曝气区,经曝气充氧后,由上而下流经填料,污水反复在填料区和曝气区循环往复,处理水则沿设于曝气区外侧的间隙上升进入沉淀池。

国内一般多采用直流式的接触氧化池,这种形式接触氧化池的特点是直接在填料底部曝气,在填料上产生上向流,生物膜受到气流的冲击、搅动,加速脱落、更新,使生物膜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而且能够避免堵塞现象的产生。此外,上升气流不断地与填料撞击,使气泡反复切割,粒径减小,增加了气泡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氧的转移率。
关键词:生物填料
上一篇:生物接触氧化填料的发展沿革
下一篇: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的原理分析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